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蹲式窗口”的不便,我們為何這般后知后覺
隨著《人民的名義》熱播,電視劇中被達康書記批評的光明區信訪局低矮的窗口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在近日,有市民稱,電視劇中讓辦事群眾叫苦不迭的小窗口在湖南株洲上演了現實版,其出現在了當地火車站派出所的制證點。記者來到現場核實情況。這個制證窗口是由一扇鐵門改造而成,距離地面約80厘米左右。據火車站派出所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將盡快對該制證窗口進行改造,提高服務水平。(4月18日澎湃新聞)
一部熱播電視劇,居然能對現實中的公共服務形成某種監督和敦促效應,這實在是難得一見的事情。此事說來新鮮,其實也很可以理解。從某種意義上說,此事之所以能引發熱議,完全是爆料者蹭熱點。通過將真實場景與電視劇情類比、代入,很容易就產生某種情緒轉移和情感共鳴效應。由此,電視劇的龐大觀眾群,自然而然就被轉化成了對應現實議題的圍觀者、見證者。這整個過程可謂深諳輿論傳播之道,并且也的確解決了問題、推動了進步。
在媒體報道中,此類不那么方便的辦事窗口,被稱為“蹲式窗口”。文字再配上幾幅“市民蹲著辦事”的照片,簡直是有圖有真相,讓人想不氣憤都難。而需要說明的是,所謂“蹲式窗口”絕不是指非要蹲著才可辦事,辦證市民若適當俯身同樣能和窗內人員正常交流……就此而言,此類窗口顯然算不上什么大是大非的問題,而更應該理解是一種“細節缺陷”。但問題在于,隨著公共服務大框架的改善,我們所要面對和應對的,恰恰是這些“不盡如人意的細節”。
可以想見,諸如此類的“蹲式窗口”并不是個例,倘若嚴格較真,各地勢必都會發現類似窗口。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說是“歷史遺留問題”,過去公共服務機構的硬件設置也沒有什么“用戶體驗”之說,往往都是以最簡單的方式滿足最基本的功能需求;而從另一方面來說,相關公共部門和辦事群眾間,長期缺乏穩定的意見表達和反饋機制,在客觀上也使得“維持現狀”成為常態——所謂“熟視無睹”,如若不是電視劇的啟發,此類窗口想必還會自顧自地存在下去。
事實上,關于公共機構辦事窗口的設置,并非沒有具體的標準。比如說,有規定就要求“經辦服務大廳柜臺受理服務區中接待柜臺的臺面高度宜為760mm”,可實際上很多地方顯然未能嚴格依照執行,而另一些地方盡管機械地滿足了這一標準,卻并未從整體上考慮辦事者的體驗。以“蹲式窗口”為代表的一系列細節缺陷,所指向的仍是公共服務機構脫離于服務對象的老問題。電視劇創作者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點,只是很可惜“當局者迷”,總是有太多現實中人不自知。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窗口 蹲式窗口 電視劇 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