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方衛平:用詩性分辨“傳統”的美與丑

2017年04月19日 09:58 | 作者:方衛平 |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在我國國家地理和文化版圖上,獨龍族是一個遙遠的名字,也是一個浪漫的名字。提起這個名字,大家的腦海里或許會浮起這么一些意象:奔騰的怒江、連綿的雪峰、神秘的馬幫、奇險的溜索,還有古老的民俗、淳美的山歌……它的地理和文化位置,恰恰賦予了它某種對現代人而言頗具誘惑且遠離塵囂的美感。

翻開吳然的長篇紀實兒童文學作品《獨龍花開》,這份美感亦如清風,撲面而來。作品開篇便是這樣一幅清新活潑的自然景象:“奔跑的獨龍江不睡覺,夜里照樣流著,波浪追趕著波浪,又唱又跳。清晨,白而藍的霧氣在江面上飄飛著,在給獨龍江洗臉呢。”在這古老卻又仿佛永遠是童年的江邊,在“采呀采呀”的純樸勞作和歌聲里,世世代代的獨龍族人過著刻木結繩記事的簡單生活。采糧、種地、狩獵、織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時間如獨龍江水般涌過,又仿佛從未流逝。此情此景,或許令人想起陶潛筆下那座遠離俗塵的世外桃源。

但《獨龍花開》顯然不是一部僅從觀賞視角來表現獨龍族人及其生活、文化的作品。相反,作者要帶讀者走出外來觀賞者的視角,走進獨龍族人真實的生活世界,在那里,遠離塵囂和與世隔絕的背面,是曾經的貧瘠落后與蒙昧無知,是艱難的生存和辛酸的哭泣。缺乏知識和資源的現實,造成了獨龍族人的生活窘境,而求取知識和資源的努力則成了那些先行者的第一理想。于是,獨龍江邊有了第一個識文斷字的獨龍族人,有了有史以來第一所小學,有了一群可愛的老師和學生。這個理想像一粒火種,在獨龍江邊慢慢卻堅定地燎原開去,并給這個原本蠻荒見棄的部族帶來了新的生活面貌和希望。

吳然用他敦厚溫柔的筆觸,寫出了獨龍族人對新生活的熱情與渴求。隨著塵封許久的大門吱呀打開,他們像一群開朗樂觀的孩子,擁抱了展開在眼前的這個豐富世界。于是可以看到,當旅游、商業等現代文明形態以最自然不過的方式“侵入”古老的部落時,延續千年的部族生活不但不曾發生痛苦的裂變,反而被賦予了另一種朗亮的神采。繞行于高黎貢山間的簡易公路帶來了好奇的探險者和旅行者,新鮮的面孔、閃光的鏡頭、從遙遠國度寄來的相片,裝點著獨龍族小姑娘木瓊花的生活。“阿拜”(父親)就著“月亮瀑布”的景點開起“月亮旅館”,小男孩龍雨飛像模像樣當起小導游,度過了一個“有趣”而“圓滿”的假期。看到古老和偏遠是如此單純慷慨地接納了現代文明的叩門,兩者又是如此融洽地和諧相處、如此自然地合為一體,真叫人打心底里感到歡欣和安慰。那在傳統與現代的對撞中往往不可避免的現代性的激烈沖突,在這里卻以最單純的方式被化解了。

然而,《獨龍花開》也絕不是一部簡單地向現代文明致敬的作品。在獨龍一族走向現代生活的進程中,傳統本身從未被輕易丟棄。相反,借著自然與人力、歷史與今天的對碰,那些屬于獨龍族的記憶被一一復活,有的經受新的反思,有的則被重新拾起。吳然對待這些傳統的態度體現了一位作家最樸素的人文情懷。他筆下獨龍族人的獵事與獵歌,洇染著人與自然同生共存的詩意。他寫“約多”這一獨龍族古老的民間工藝,筆調正如木瓊花媽媽手下的“約多”般絢麗迷人。然而,當他寫到獨龍族特殊的“文面”文化,寫到這一文化帶給部族女性的身心痛楚,也毫不回避地發出了對文明進化的贊美。他憑一個人文者敏銳的詩性本能分辨著“傳統”的美與丑,善與惡。這樣的分辨對于今天認識、理解一切有傳統的文化,都有著簡樸而深刻的意義。

帶著這份樸素的情懷,《獨龍花開》寫下了一個民族今天的成長故事。它交織著無數大人和孩子的成長身影:還是小女孩的阿麗第一次獨自過溜索的身影,原本嬌氣的木瓊花終于從媽媽手里接過“約多”技藝的身影,校長梅西子從被迫受命到欣然履職的身影,還有毅然選擇來到獨龍江的年輕老師方義和樊娥的身影……這一方奇妙的土地上,孩子在成長,大人也在成長,正是這成長讓滄桑的獨龍江沿岸煥發出了年輕的光彩。獨龍花一年年謝了又開,就像生活永遠有它新鮮的容顏。這新鮮的生機與活力,也是《獨龍花開》帶給我的最動人的滋味。

(作者:方衛平 系浙江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方衛平 詩性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一级AV在线大片 | 亚洲性爱视频久久 | 亚洲免费图区在线视频 | 天天摸天天碰天天添中文字幕 | 日本卡一卡二新区在线看 | 女同女同精品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