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督查組被扣留折射環保執法困境
據環保部宣傳教育司官方微博4月16日晚通報,16日上午,環保部強化督查第十五督查組在對位于濟南的山東綠杰環保節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常檢查執法時受阻,執法人員被非法扣留超1小時。目前,當地公安機關已傳喚4名涉案違法行為人,涉事企業立即停產整頓,但該案折射出的環保執法困局值得審視和剖析。
第十五督查組的此次執法檢查是“環境保護有史以來,國家層面直接組織的最大規模行動”的一部分。據環保部此前通報,從全國抽調5600名環境執法人員開展督查,對京津冀及周邊傳輸通道“2+26”城市開展為期一年的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但是,面對環保執法,涉事企業主竟反鎖工廠大門、扣留督查組人員,既暴露了一些基層企業的環境法治意識淡漠,也說明地方的環境保護守法宣傳沒有做到位。在不少地方,環保法宣傳不是被置于無足輕重的地位,就是以罰代宣。這次事件暴露出的更為嚴峻的問題,是一些基層單位對環境執法的消極應對。
今年以來,環保部部長、副部長多次帶隊督查,有時不打招呼、不聽匯報、不用陪同,直奔基層、直查現場。這種嚴和實的工作作風可以形成嚴格執法的高壓態勢,倒逼企業遵守環境法律法規,倒逼地方嚴格執法監管。但從環保部反饋的督查情況來看,近期環境違法出現大規模反彈,該關停的不關停、該限產的不限產、污染防治設施該運行的不運行、企業監測數據作假等問題突出,說明一些地方在環境保護方面喊得多、做得少,環境保護監管執法并沒有真正動起來。
環境保護是個老大難問題。環保部下一步的工作重點是設計并完善長效機制,督促地方黨委和政府自覺、自愿動起來。唯有如此,尊法、守法氛圍才能最終形成。此外,面對環保執法監管人員少、專業性普遍不強、執法監察設備缺乏等現實情況,環保部可以協同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中編辦,在全國開展環境保護部門執法監察裝備配備的標準化工作,加強基層執法人員的普及型培訓和專業化建設,整體提升環境執法監管的效能,全面增強環境執法監管的能力。
近期環境違法違規事件大規模反彈的表面原因,是此前很多企業因為執行地方的錯峰生產計劃被限產或停產,影響了生產計劃,導致反彈式的生產擴大和排放總量增加。但分析深層次的原因,其實是一些地方黨委和政府沒能保持經濟增長和環境保護的平衡,在轉型期建立節能環保的高附加值產業結構和產業布局方面仍存在不足。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既要求有關部門立足國情和本地情況,制定符合經濟增長規律和環境保護規律的法律法規和發展戰略,與經濟增長協同共進,也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堅持正確的政績觀和科學的發展觀,一張藍圖繪到底,重視生態文明建設,重視環境保護工作的落地。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執法 督查 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