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來自海峽對岸的同事
“兩岸企業”中的年輕人
來自海峽對岸的同事——“兩岸企業”中的年輕人
“最近工作怎么樣?如果你覺得工作無聊的話,一定要第一時間跟我談哦!”在北京一家創業孵化器,來自臺灣的創業者洪禮赫正低聲跟自己的大陸員工交談。一口溫柔的臺灣普通話,加上三不五時冒出的“走心”對話,是他的員工對他這個年輕的臺灣老板最鮮明的印象之一。
隨著兩岸交流的逐漸深入,越來越多臺灣年輕人赴大陸創業、就業。這波“西進”潮催生了大批“兩岸企業”:很多臺灣年輕人到大陸企業實習、任職,而臺灣創業青年也格外熱愛雇傭大陸的優秀青年助力自己企業的發展。在這些“兩岸企業”中,臺灣青年與大陸青年以共同工作的模式進行著深度的交流,對事業的共同向往和各自的優勢,將海峽的廣闊彌補于無形。
“臺灣同事讓我感動”
“很多時候,我的臺灣同事讓我感動。”陳向東說。
三十幾歲的“人生中途”,甘肅漢子陳向東遇到了帶著自己在臺灣做得風生水起的創業項目來大陸試水的臺灣青年林國偉。兩人一拍即合,陳向東成為了北京互動優科技有限公司的首席市場官。
他們推出的一款云端實時互動系統在大陸名叫“出題優”。這款產品的技術設計,主要由林國偉和他所率領的臺灣制作團隊負責。陳向東曾這樣介紹“出題優”在臺灣的驕人戰績:“我們占有臺灣80%的市場?!?/p>
但是,大陸的情況與臺灣有很大的不同?!芭_灣的市場很狹小,而且我們又是一個用戶很窄的產品,你想做到市場占有率80%其實非常容易,只要‘搞定’幾所知名大學,市場占有率就上去了。而等你成為業內的標桿,別的大學自然也會‘跟風’效仿。但是到了大陸,情況完全不同,在大陸,達到市場占有率的5%都是很不錯的成績?!标愊驏|說。
更大的市場、更好的未來,這正是林國偉看重大陸的原因,而也正是陳向東發揮自己所長之處。憑借自己在相關領域多年的人脈和經驗,陳向東一直在努力把“出題優”這款產品推薦給更多的大陸用戶。工作多年,合作伙伴遍及海內外,在陳向東眼里,臺灣創業青年是個很特殊的群體。
“兩岸的文化同出一源,但是由于社會情況有很多不同,兩岸用戶的使用習慣、接受習慣會有挺大的差別。而我很多時候也是在幫助企業彌合這個差別,讓產品更好地被大陸用戶接受。在這個過程中,有時臺灣同事會帶給你驚喜?!?/p>
創意活躍、注重細節,是臺灣同事的鮮明特點。陳向東講述了一件讓他記憶猶新的小事:“產品做推廣的時候,我跟臺灣同事交流我們的H5(HTML第五代標準,亦被行業內用來指代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打開的動態頁面)該怎么做,那時候我才知道臺灣民眾都不用H5的。大家當然要花很多時間去交流、溝通,這個H5到底是個什么東西。但是,當這些困難克服了,臺灣設計部門的同事把他們做的H5發過來給我看的時候,設計的精美真的讓我感動。你能明顯感受到他們的用心,我覺得這就是臺灣同事最明顯的長處?!?/p>
“永遠比我早的大陸同事?!?/strong>
“10年之前,我作為高管被母公司派駐北京。那時公司給我在東三環租了房子,一個月的月薪是接近兩萬塊人民幣。對大陸缺乏了解的我,那時其實是不愿意來的,但工作幾天之后,我發現一件令人驚訝的事:我手底下的大陸員工當時的月薪大概三四千塊,在燕郊租房子住,卻每天都比我來得早?!痹诖箨懝ぷ饕延?0年之久的郭品驊用一件讓自己記了10年的小事講述自己眼中的大陸同事。
如今,郭品驊已經在大陸創業,他說,大陸青年的吃苦精神,一直讓他十分嘆服,而正是因為有這么多不怕吃苦、對事業執著追求的年輕人,才推動了大陸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這些可愛的年輕人,正是大陸光明未來的保障。
“其實臺灣青年有很多是難脫離‘小確幸’的,在吃苦精神上,真的需要向大陸的年輕人多學習。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現在還有不少臺灣青年思想還停留在‘別人求著你來工作’的階段,在來大陸找工作的時候還會提出一些苛刻的差異化要求,比如要報銷往返機票,或者要求給提供住房,要很高的薪水。我很想誠懇地告訴這些后輩,這些差異化的要求其實是在降低你自己的競爭力:同樣的工作能力下,聘用一個新疆的年輕人,他不會要求你給他報銷回家的往返機票,但是他永遠有辦法比你來得早,這就是大陸青年的競爭力所在?!?/p>
郭品驊說,目前大陸對臺灣青年赴陸就業、創業提供了很多優惠的政策,加上臺灣經濟持續低迷而大陸經濟形勢一直向好,正是臺灣青年赴大陸發展的好時機。但是,進入大陸這片熱土,面臨的就是兩岸青年甚至全球優秀青年共同競技的“大舞臺”,放下固有的執念,發揮自己的優勢,才能在大陸站穩腳跟。
“帶著開闊的心過來,相信你一定會愛上大陸?!彼f。
“臺灣沒有騰訊、百度、阿里巴巴!”
來陸創業的臺灣青年簡子復說:“臺灣在互聯網、電腦軟件等行業也有不少優秀的學校,培養出很多優秀的學生。我們會發現這些學生以往很多的出路都是去美國或者新加坡,是因為沒看到大陸的發展前景嗎?不是的,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并不知道如何到大陸的企業應聘。”
簡子復算是較早赴陸創業的一批臺青,如今他創立的互聯網品牌“桃桃喜”也堪稱臺青創業項目中的一個“金招牌”了。簡子復回顧臺灣青年赴陸創業的歷史,十分有感觸地說:“以往在大陸工作或者創業的年輕人,大多數是跟著臺商父母或親友過來,發現大陸發展不錯決定留下。但是現在這個形式已經完全扭轉了,很多臺灣青年是畢業以后甚至在臺灣時就瞄準了大陸,一畢業就準備過來就業發展?!?/p>
簡子復講述了自己一個同校畢業的師妹的故事。這位師妹在大學期間參加兩岸青年交流相關的夏令營,了解了大陸的情況,十分愿意赴陸就業。但是在臺灣了解陸企招聘信息的渠道太少了,她只能通過親戚朋友的介紹,先到大陸一家臺企工作。
“其實同樣的條件,尤其是在互聯網或者相關行業,臺灣青年肯定是首選陸企,而非臺企。而對臺企業主來說,雇傭一個臺灣年輕人也沒有任何額外價值。我這個學妹工作幾個月之后,自己就發現了臺企的局限,連她老板也都對她說:‘不如你趁年輕去陸企試試看吧,工資會更高,眼界會更開闊?!谑俏覀儙讉€師兄就又幫她留意大陸這邊的企業是否有工作機會,幾經周折,才讓她在一家陸企成功入職。”
簡子復說,這個學妹的經歷很具代表性。隨著兩岸交流及涉臺工作的深入,不少臺灣青年就業中遇到的手續問題都已解決或有望很快解決,但赴陸工作“最源頭”的問題卻亟待重視:目前不少臺灣青年找大陸的工作都只能依靠已經在大陸工作扎根的師兄、親戚、朋友的介紹幫忙,相關資訊在臺灣少之又少。為有志赴陸工作的臺青提供相關資訊不僅是一片經濟藍海,更可能打開兩岸青年流動的一扇大門。“實話實說,臺灣沒有騰訊、百度、阿里巴巴,如果這些企業能去臺灣招聘,不知多少學生會為之瘋狂!”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臺灣 大陸 青年 兩岸 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