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給北京醫改更寬容的空間

2017年04月10日 15:41 | 作者:吳帥 | 來源:深圳特區報
分享到: 

大轉型必然伴隨著很多不適應,但改革者不應害怕眼前的這些不適應。雖然會存在著抱怨和批評的聲音,我們不應該以此來否定改革本身的價值及積極意義

上調護理、中醫、手術等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項目價格,下調CT、核磁等大型檢查設備收費價格??床o掛號費、診療費,醫院不再有藥品加成……這些變化正在影響北京醫療衛生體系。據媒體報道,4月8日是《北京市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實施方案》正式實施的首日,全市門診量達到25萬人次,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7.7%;而醫療價格調整有升有降,患者體驗也各有不同。

timg

或許,還很難從“拍片子是否便宜了”“藥品價格降了嗎”“公眾看病貴還是便宜了”這些表層的就醫體驗,來簡單評估北京醫改的好與壞。也可以預料得到,任何改革的初期,都會面臨著某些不適應。

單單用價格調整來評估北京醫改,這種認識會是片面和膚淺的。這一次北京醫改的最大看點,莫過于實現補償機制轉換。

以前的管理模式是以藥養醫,讓醫院及醫生靠藥費、檢查費來獲得收入;現在開始強調醫事服務費,這是強調尊重醫生勞動價值的開始。

關鍵是承認醫生思想勞動價值的存在。思想勞動有價值,不同強度和難度的勞動蘊含不同價值,呈現出來的就是價格的不同。甚至,同一職稱的醫生,因為在不同級別的醫療機構行醫,醫事服務費價格也會不一樣。

醫事服務費的改革,為的是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在醫療資源不足,人們普遍“餓肚子”的階段,強調的是要吃飽,讓人人看得起病和容易看病。但時間長了,更多問題就會暴露出來。只求吃飽,重數量不重質量,這種模式弊端多多。而過于片面地強調看病容易和便宜,也使得藥價虛高和過度醫療泛濫,醫療服務質量被嚴重漠視。

強調醫生醫事服務費的重要,引導醫生好好看病,把注意力聚焦在醫療質量上來,而不再以賣藥賣檢查論英雄,具有積極意義。它讓醫療成為更純粹的醫療,讓醫生成為更純粹的醫生。

需要強調的是,此次北京醫改注重政府投入,由政府兜底報銷,承擔起大部分的改革成本。公眾并沒有因為改革,而大幅度增加就醫負擔,但卻從這種深度的轉型中獲益。這充分體現了醫療公益性的一面,也是實現補償機制轉換的關鍵一環。

可以預料得到,大轉型必然伴隨著很多不適應,但改革者不應害怕眼前的這些不適應。畢竟,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人們從適應到不適應,需要一個轉變的過程,需要時間。此外,任何改革都會有利益受損者,雖然大多數人得利是主流,但這也意味著必然會存在著抱怨和批評的聲音。我們不應該以此來否定改革本身的價值及積極意義。

所以,輿論也應以平常心看待北京醫改,給它更寬容的空間,而不要過于武斷地下結論,既不要草草否定,也不要吹捧太高。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北京 醫改 醫療 醫生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美女午夜在线 | 中文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在线a亚洲v | 中文字幕一区跳转 | 中文天堂最新中文字幕版 | 日本一本亚洲观看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