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眾說 眾說
《人民的名義》走紅 是必然
據CSM52城收視率顯示,4月6日湖南衛視播出的電視劇《人民的名義》收視率為2.444%,市場份額為7.7%,位列全國第一。這樣的火爆,已經持續了數日。為什么這部主旋律電視劇如此之火?因為它是當下腐敗與反腐敗斗爭的真實寫照(據4月8日《中新網》)。
說實話,筆者已經多年沒有看過電視劇了,尤其對所謂“小鮮肉”主演的偶像劇,更是絲毫不感興趣。實際上,時下由“小鮮肉”主演的影視劇,不但人物光鮮靚麗,畫面也是非?!澳Щ谩?,特別是通過高清畫面的渲染,每一個人物似乎都“不食人間煙火”,美的讓人不忍直視卻又仿佛不是血肉之軀的“塑膠娃娃”。人物如此,所涉及的故事題材也幾乎于現實社會沾不上邊。按說,電視劇創作,應該來源社會現實,也只有反映人民群眾生活現實的優秀電視劇,才能引發人民群眾,更包括年輕觀眾的共鳴。電視劇《人民的名義》恰恰是摘取現實社會中人們最有切身感受的腐敗現象和反腐行動,幾乎用寫實的熒屏形象再現了一幕幕反腐畫卷,這樣的電視劇也必然會引發觀眾的熱烈關注。電視劇《人民的名義》既“火”的讓人感到意外,實際上也是情理之中的一種必然。
人們經常抱怨孩子“追星”,青少年迷戀“小鮮肉”,而“小鮮肉”們的身價更隨著這種迷戀而飆升,但事實上,隨意打開一個電視頻道,除了新聞節目讓人能看到身邊的現實之外,不只是反腐劇已經離別熒屏10年之久,真正反映現實社會生活的影視劇也是鳳毛麟角,高質量的優秀影視劇稀缺。雖然多是粗制濫造,但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就是,他們除了追逐“小鮮肉”和從各種穿越劇、宮廷劇、游戲劇中尋找虛無縹緲,誰又能給予他們更多可供選擇的,反映現實生活的優秀影視劇資源。
實際上,《人民的名義》之所以能夠“火”起來,讓老戲骨戰勝了“小鮮肉”,并不完全是劇中反腐尺度的大小,更在于其反映了真實的社會生活,尤其對于很多年輕觀眾而言,劇中所展現的一些場景,演員口中說出的某些敏感臺詞,腐敗現象所帶來的很多現實問題,都有一種“身在其中”和“無法言說”的認同感。老戲骨們入木三分的精湛演技,更讓劇中一個個人物充滿血肉賦予靈魂,省委書記沙瑞金在復雜反腐形勢面前的運籌帷幄,陳巖石對人民群眾的一腔赤誠,達康書記頻背黑鍋卻又對事業充滿執著和信心,工會主席鄭西坡心系下崗職工的堅強和對子女的那種觀念上的碰撞等等,都在震撼觀眾心扉的同時釋放出滿滿的正能量,盡管眼下劇情離“大結局”還早,劇中人物的命運還撲朔迷離,然忙著“追劇”的觀眾已經從這部劇中,體會到積極向上的意義。
很顯然,電視劇《人民的名義》收視率奪冠,相信沒有人會認為其中含有“水分”,而從社會和輿論對該劇的追捧中,更讓人欣喜的看到,青少年觀眾心中不只有“小鮮肉”,老戲骨對角色準確的把握和精湛演技,同樣更能俘虜年輕觀眾的心。公開報道顯示,該劇總制作投入1.2億,40位老戲骨和所有演員的片酬是4800萬元,還不及“小鮮肉”在一部片中的個人身價,然老戲骨們敬業的演出卻讓任何一位“小鮮肉”為之“陳腐”。一部為人民拍攝又有老戲骨為人民出演的《人民的名義》,必然會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和追捧。
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熱播,人們不只是感受到反腐劇的重新回歸,收視率的“爆表”,更讓人看到觀眾對反映火熱現實社會生活優秀影視作品的歡迎和期待。熒屏需要“百花齊放”,但如果缺少謳歌現實社會生活和當代人民群眾的這朵“花”,不僅是不完整,更是最大的缺憾,尤其是在億萬人民群眾努力奮斗為實現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中,影視藝術作品創作更應當抓住時代的脈絡,用反映社會現實的優秀影視作品來振奮精神、堅定信仰。只有讓扎根現實生活和反映當代人民群眾精神風貌的優秀電視劇占領熒屏,才能贏得更多的觀眾,潛移默化教育鼓舞人民并成為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精神動力源泉。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人民的名義 電視劇 觀眾 小鮮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