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參政議政 參政議政
民建廣東:加快中小城市現代服務業發展 給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當前,我國進入工業化后期,經濟轉型面臨“中國制造”由生產型制造業為主向服務型制造業為主轉型、城鎮化由規模城鎮化向人口城鎮化轉型、消費結構從物質型消費為主向服務型消費為主轉型、對外貿易從貨物貿易為主向以服務貿易為重點轉型四大新趨勢。
受此影響,以中小微制造業為主的廣東中小城市,一方面,大量的存量資源沉淀在傳統業務領域不能退出,無法滿足生產者和消費者對高端服務的需求;另一方面,增量資源受投入不足和體制機制約束影響,難以創造新的需求,市場配置資源的效率降低,導致供給質量下降與有效供給不足。同時,廣東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民群眾生活品質的提高,有賴于優質生活性服務業的供給;產業結構的升級,有賴于生產性服務業的有效供給;生產性服務業的高端,有賴于政府平臺建設的供給。可以說,供給側結構性矛盾是當前廣東中小城市發展現代服務業面臨的主要矛盾。
當前我省中小城市現代化服務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企業主體發展乏力。我省中小城市現代服務業企業規模普遍較小,小微企業在一些領域大量存在。一方面,這是市場長期發展的結果,符合小規模分散經營的特征; 另一方面,缺乏龍頭引導企業,政府難以進行事中事后監管,政策扶持作用不明顯,行業集約發展困難重重,甚至會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從行業從業人員看,勞動密集型特點較為明顯。隨著現代服務業的發展,也對從業人員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服務能力不足。廣東的服務業基本是依托工業制造的發展,是工業的發展帶動服務業,還未達到以服務業促進工業發展階段,面臨著數量與質量、速度與效益、規模與結構統籌協調的問題和突出的產業結構性矛盾。主要是表現在:產業門類多,但優勢分散、支柱產業主體地位不突出;主要產品規模化、集約化程度不高;專業化分工水平低,導致競爭力低下;品牌產品少,知名企業不多;結構趨同、規模效益低、組織結構不合理的直接后果,使廣東的生產性服務業難以按照社會化大生產的要求,形成專業化分工協作和合理有序的發展格局。在戰略規劃、研發設計、商務服務、市場營銷、售后服務等價值鏈高端生產性服務未形成合力;第三方物流與制造業聯動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融資租賃、抵押質押、發行債券等創新金融服務遠低于社會需求。總之,廣東中小城市的生產性服務業能力嚴重制約了高端制造業的發展和升級。
(三)基礎設施發展不平衡。大部分制造性企業信息化的應用滿足不了智能制造的需求;政府各部門之間缺乏信息共享機制、“信息孤島”現象嚴重;網絡數據載體嚴重制約大數據產業的發展等。資本運用平臺嚴重滯后,部分地市資金運用機制不暢,法人金融機構發展緩慢,社會資本運作通道閉塞,支持為中小微企業提供服務的社區銀行、互聯網金融機構缺乏。物流標準化設施應用比例較低,高標準倉儲設施較為短缺,大量老舊倉儲設施不適應現代化倉儲需要,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和貨物配載中心建設嚴重滯后。
(四)服務人才欠缺。服務業相對規模偏小,相比制造業而言的招工更加困難。同時,各地區人才吸引政策不夠精準,對于高端現代服務業人才所需要的社會環境、產業環境及信息環境缺乏規劃。
(五)產品服務供應不足。中小微企業缺乏創新投入,產品更新速度慢,新的需求無法滿足,同質化競爭擠壓了企業利潤空間,企業無法通過技術改造和模式創新向資本和知識密集型的高端物流轉型。新一輪的升級需要以互聯網+為核心的新型公共平臺體系還未形成,現有的科技服務業不能滿足企業系統集成、一體化方案的要求。
(六)供應鏈銜接未盡完善。企業間的競爭已經上升到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如何做好供應鏈上下游的采購、生產、銷售等各個環節的協同發展,節約供應鏈成本、提升供應鏈效率成為競爭焦點。一些地區在招商引資上,缺乏以產業鏈、供應鏈為統籌的組團招商機制,龍頭企業聚集效應未充分體系。
(七)投資結構矛盾突出。近幾年,一些地區服務業投資結構矛盾非常嚴重,房地產投資在逐年加速,而生產性服務業急劇下降。
這七方面的結構性矛盾問題,是當前制約廣東中小城市服務業發展的主要問題,既相對獨立又相互疊加,需要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針對性地解決。為此,建議:
(一)提高認識,加強協調,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理順發展現代服務業的領導體制,提高統籌協調能力。要規劃引領,進一步明確發展現代服務業的總體思路,做實會展、金融服務、文化產業、現代物流和商貿流通等專項發展規劃,合理布局,準確定位,確保現代服務業科學協調發展。不要為了服務業的統計數據而盲目建設、低水平重復建設和無序競爭,要把服務業做成產業升級的根基。
(二)進一步完善政策體系,促使優質要素集聚現代服務業。對已經出臺的政策文件,要進一步加大貫徹落實力度,并就政策文件的貫徹執行情況開展督查。在財稅、用地、融資等方面,制定和完善系統的、操作性強的、細化的政策文件,為現代服務業的快速發展提供政策保障。引導高等院校、中等職業學校和社會培訓機構增設現代服務業緊缺專業,構筑社會化人才培養體系。制定現代服務業人才引進計劃,暢通人才引進“綠色通道”,大力引進信息技術、金融服務、國際貿易、文化經營、現代物流等方面的專業人才,為現代服務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三)快速提升信息服務業。鼓勵電信及網絡運營商積極參與本地企業信息化項目建設。通過政策引導和財政專項資金,支持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促進企業與電信及網絡運營商的對接。政府構建公共的云計算和大數據公共管理平臺,優化大數據應用頂層設計,提升政府治理現代化水平,降低企業交易成本。以“互聯網+”為驅動的思維,鼓勵產業創新,重點圍繞創業創新、協同制造等方面推進“互聯網+”跨界應用,推動互聯網由消費領域向生產領域拓展,大力拓展互聯網與經濟社會各領域融合的廣度和深度。
(四)牢牢把握珠三角地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戰略機遇,以創新驅動發展科技服務業。充分發揮珠三角地區的產業優勢和創新資源優勢,以發展科技服務業為抓手,激發各類創新主體活力,打造國際一流的創新創業中心。加快孵化器建設,通過加快建設高水平科技孵化育成體系,打造“四眾”(眾創、眾包、眾扶、眾籌)支撐平臺,打通科技成果轉化通道,完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創新創業人才支撐體系、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等方式,增強創新資源全球配置能力,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社會氛圍,形成市場化、國際化、法治化的創新創業環境。對投資發展孵化器的企業給予土地優惠、稅收優惠、種子資金或孵化資金等方面的支持。通過科技服務業協會等社會組織,加強各孵化器之間的交流合作,實現資源共享,促進孵化器行業發展。科技創新公共服務中心應與高校院所、大型企業研發中心建立科技資源共享機制,整合科技成果、儀器設備、實驗室、專家等資源,充實“中心”各類數據庫資源,并整理成詳細的名錄向社會公布,為高校院所和企業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務。對提供設備服務的單位予以財政補貼。制定科技中介機構發展指導意見,鼓勵社會力量興辦各類科技中介機構,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科研單位、高等院校利用科研設備和人才優勢,興辦各類科技中介機構。建立政府投入獎勵機制,每年從財政拿出一定資金,建立咨詢服務專項資金。培育專業性科技風險投資機構,建立中小科技企業信用擔保體系。設立市級風險投資引導資金,引導風險投資機構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資金投入。成立專業性信用擔保機構,設立信用擔保基金,為有發展潛力的高科技項目提供風險擔保。鼓勵銀行向風險性大的高技術項目提供先期貸款。
(五)大力發展金融服務業。支持和引導地方金融機構發展壯大,豐富和活躍金融市場,營造功能齊全、競爭充分的現代金融組織體系。全面探索金融創新,培育與金融核心業務密切相關的各類中介服務機構。鼓勵金融機構加強和改善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加強對中小企業融資的政策引導,對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的金融業務進行單獨的業績考核。完善中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制度,推進中小企業融資信用擔保體系建設,提高風險管控能力,調動金融機構服務中小企業的積極性。支持金融機構開展中小企業金融產品創新,鼓勵商業銀行對有擔保的中小企業貸款簡化業務流程,并給予一定的利率優惠。鼓勵銀行建立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專營機構,開展中小企業信貸資金需求調查,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切實解決中小企業發展的資金瓶頸。加強信用體系建設,不斷優化金融生態環境,重視社會誠信的宣傳和教育,完善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營造誠信文化。
(六)建議有關部門編制全省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總體布局規劃,推進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建設。現代服務業集聚區要避免將多個同類功能地塊“打包”成一個集聚區或者將整個城市新城或旅游景區當作集聚區這種為了集聚而集聚的做法。引導和支持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建設,按照現代經營管理理念,同類或相關服務業企業集聚互動,形成的具有較強資源整合和輻射帶動功能的集聚區域,通過企業集聚互動,較大幅度提高運營效率。當前,各地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的建設還在探索中,尚未引起普遍的足夠重視,需要認真研究鼓勵扶持政策和保障措施,要各集聚區針對自身實際,選擇適合的運作管理模式。一般說來,科技創業園、軟件與服務外包基地、新型專業市場等集聚區,基礎設施和公共平臺建設任務較重,建議采取政府主導模式。總部基地、文化商旅綜合體等集聚區涉及較多商業地產開發,建議企業主導模式。物流園區、綜合性生產服務集聚區、創意產業園等集聚區個體差異較大,可以靈活選擇政府主導或企業主導模式。部分資金需求量大、建設周期長、對區域經濟影響較大的集聚區可采用政企共管模式。
(此文系民建廣東省委提交省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集體提案)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民建 廣東 服務業 發展 現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