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參考 參考
缺乏管理的共享單車將成公害
清明假期,風靡各大城市的共享單車又“火”了一把,只是這次有些尷尬。深圳灣公園,萬輛單車無序停放,致使游園公眾寸步難行;杭州西湖,無數單車蜂擁而至,自由穿梭乃至橫沖直撞,令交通秩序相當混亂。街頭巷尾、景區商區,隨處可見的殘損單車、任性隨意的停駛狀態,進一步將共享單車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這兩年,貼著便捷、綠色等標簽的共享單車橫空出世,迅速俘獲不少人。隨處可找、隨時可走,想騎就騎、想停便停,為城市交通提供了更多選擇,大大緩解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困窘。然而,也恰恰是這種隨意性,令其陷入了“成長的煩惱”。無序停放影響市容市貌,無規則穿行危害交通安全,事故責任劃分尚不明確,而企業們為了爭奪用戶,展開一場場“價格戰”、“投放戰”,更加劇了市場的混亂。有人不禁感慨,“缺乏管理的共享單車快成為公害了”。
諸多亂象一再提醒,加強管理,共享單車才有未來。一如所有的新生事物一般,張揚恣肆固然意味著富有生命力,但若野蠻生長缺乏規范,不僅會令自身發展走入歧途,更會破壞整個生態系統。行業惡性競爭必須加以管控,暴力破壞行為應該及時制止,缺乏公共意識之舉需要主動引導。而這,都不是僅靠媒體曝光、個人呼吁可以解決,也不是裝個APP、交付一點押金就萬事大吉的。目前,北京、上海等地均已就此制定辦法,多家企業也表示將升級軟件、改善漏洞,這或許可以視為一個向好的積極信號。
今天的中國,已步入汽車時代。自行車盡管還算不上“老物件兒”,但已不再主流。當它乘著“互聯網+”之風回流,該如何對接這個時代,與當前的交通文明兼容?在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2.9億輛之時,留給單車的路況早已不是當年的模樣。很大程度上,共享單車要激發騎行的“第二春”,更新規則必不可少。共享單車該怎么走、該怎么停,需要我們重新思考、重新規劃,怎么與汽車文明相適應、相銜接,也需我們重新學習、重新習慣。
管理得當,好事會變得更好;管理不當,好事就很可能變壞。觀照時代特點,相關各方及時拿出針對性舉措,不斷促使共享單車釋放出積極效應,才能讓城市慢行交通系統更完善,讓綠色出行更美好。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單車 共享 缺乏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