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光明網評:法制社會建設依托“朝陽群眾”擔當
光明網評論員:今天(4月1日),有兩條有關“朝陽群眾”的消息,一是描述“朝陽群眾”在日常生活中的社會擔當的報道,題為《“朝陽群眾”的日與夜:大爺大媽上街巡邏,聊的都是國家大事》;另一條消息是《“朝陽群眾”又立新功!讓“世界第五大情報機構”如虎添翼的是TA》,這條消息中的“TA”,是指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于2月上線測試的“朝陽群眾”APP,據說這款APP上線測試以來,截至3月30日,注冊用戶已達5萬余人,收到線索3000余條。該報道稱,通過朝陽群眾提供的線索,朝陽警方破獲各類案件63起,抓獲各類違法犯罪嫌疑人91人,消除各類安全隱患245件。
相較上述第二條消息,第一條消息的一些栩栩如生的相關描述更能讓我們認識“朝陽群眾”這個“世界第五大情報機構”的真面目:“71歲的王愛青趴在小區值班室的窗口,一雙眼珠滋溜轉。過去十多年里,她的主要工作是觀察社區情況,如有‘風吹草動’,立即向居委會或社區民警上報。王愛青是‘朝陽群眾’中的一員,這是一支由北京市朝陽區居民組織而成的治安志愿者隊伍?!?/p>
說起來,“世界第五大情報機構”所具有的排在其前面的4個情報機構(中央情報局、克格勃、軍情六處、摩薩德)也沒有的優勢,正是這“一雙眼珠滋溜轉”的志愿者隊伍。公開數據顯示,北京登記在冊的“朝陽群眾”已達13萬人。按媒體計算,這就相當于平均在每平方公里的地面上有277“雙眼珠”在“滋溜轉”,其中6萬余雙在“滋溜轉”的“眼珠”,平均每月向朝陽警方提供線索2萬余條……
這么多雙“滋溜轉”的“眼珠”,相當于多少監視器,又起到了多少監視器所起不到的作用。這也正如上述第二條消息在正文開頭的第一句話所述:“這簡直就是移動的攝像頭!”其實,這些帶著“滋溜轉”“眼珠”的“移動的攝像頭”,更是移動的掃描器或移動的雷達,而其察言觀色的能力,則是攝像頭、掃描器或雷達都不具備的。
“朝陽群眾”的這個功能,可從報道描寫中得到印象:“潘家園一共11個社區”,“張復之是其中一個支部的黨員書記,今年71歲”,“兩會期間,她同樣接受了值班巡邏任務”,為了完成任務,“‘就得發動群眾,我們院里的群眾警惕性都特別高’,張復之壓低嗓門說”,“任務已經交待清楚:‘看上去賊頭賊腦的人都得過去問問,您干嗎的呀?您住哪兒啊?您做什么工作的?’”
顯然,無論是攝像頭、掃描器還是雷達,都是被動接受信息,也只能被動錄制信息,而每一個帶著“滋溜轉”“眼珠”的“朝陽群眾”,卻是主動出擊型的治安衛士。不僅如此,這些退了休的、上了年紀的人,相當于專職“朝陽群眾”,可以更專心、更盡責地完成“移動的攝像頭”的任務。從報道中可知,潘家園社區的張復之今年71歲,而“趴在小區值班室的窗口,一雙眼珠滋溜轉”的王愛青,今年也是71歲。
71歲,按說正是含飴弄孫、頤養天年、盡享天倫之樂的年齡,但是,“朝陽群眾”的社會擔當卻跳出了小家圈子之外,“王愛青身邊聚集了二十幾名志愿者,只要有事,跳出來‘一喊’,所有人像巢穴里的飛鳥,‘嗖’地都從家里躥了出來”。這樣的擔當,與他們“聊的都是國家大事”不無關系:“他們關心十八大開會,十九大,國際問題,南海問題,這是一種大視野的政治,對首都的安全和穩定大家都特別在意”。
編輯:梁霄
關鍵詞:法制 社會 建設 朝陽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