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畫廊札記》:以藝術為名的眼睛
遠人在《畫廊札記》中打破了由“專業性”帶來的阻隔,將大師畫作的思想與靈魂用舉重若輕的文字呈現出來。這是頗有難度的寫作。常識可以用常識來闡釋,思想卻只能用思想去解讀,這本呈現著大師們在畫作中表達的思想的作品,同時也呈現著遠人在面對這些畫作時的思想。
《畫廊札記》中的藝術家和他們的杰作全部來自19至20世紀,更集中于19世紀后半葉至20世紀前半葉的這百年間。工業革命以降的兩百余年來,世界文明的交融與沖突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人類的野心和欲望空前膨脹。兩次世界大戰帶來了絕望與懷疑,而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也遭受著令人觸目驚心的破壞。在這樣的時代,我們發現人類作為種群的力量已無比強大,可作為個體的生命卻卑微而無助。一切都在逐漸物化,一切似乎都可作為物而被消費,也日益如物一般冰冷。理想與現實,希冀與苦難,在眾多的矛盾與對立面前,人們有太多的感受和思考需要表達。而作為表達方式的藝術自身也經歷著巨變,當傳統的形式和規則無法再適應更復雜更現代的表達,藝術家們也在尋求著藝術形式的突破。無論是文學還是繪畫,這一時代誕生了太多的杰作。平淡而平庸的時代是無法擁有震撼人心的表達的,那個時代的蓬勃的藝術,或許也恰恰印證著那個時代巨大的迷惘與痛苦。
藝術家的價值,正在于當人們被迷惘與痛苦壓迫蒙蔽之時,仍擁有清澈的眼睛。他們通過以藝術為名的眼睛,觀察審視著外部的世界與自我的靈魂,對時代和內心進行著反思和叩問,將他們捕捉與選擇的瞬間凝結在畫作里。每一位藝術家的畫作都是一面鏡子,用各自獨特的光線和角度折射著時代和內心的一角。當我們把《畫廊札記》中21位大師的鏡子擺在一起,我們可以獲得那個時代的人們豐富而真實的精神世界與社會圖景。無論是對現實的呈現還是對理想的尋求,他們都代表著人類對生命、對內心、對藝術和對世界的理解與期盼。或是如克利一般保有天真與夢想,或是如杜尚一般反抗與獨立,或是如盧梭一般滿懷對大自然的崇敬與向往,或是如凡·高一般將生命透徹地燃燒。但沒有人能夠說自己完全知道世界是什么樣子,沒有人能夠決定世界應該是什么樣子。應當說,世界的樣子是所有人眼中的世界的集合,這正是世界的魅力,也是藝術的魅力。每一位藝術家的作品至少都提供了一種解釋與改變世界的可能 ,當許多種可能聚集在一起,我們就能對世界和人類自身擁有更為清醒的認識。
大師用他們的眼睛解讀著世界與內心,在《畫廊札記》中,讀者也通過遠人的眼睛解讀大師和他們的作品。而正如“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遠人所解讀的藝術家與作品,正是遠人提供的一種可能。遠人從來沒有以權威的姿態下定義,《畫廊札記》更不是死板枯燥的教科書。同藝術家們的畫作一樣,《畫廊札記》最終實現的是一種交流,思想的交流。這種交流是作者與讀者試圖去認識世界和自我的共同努力,也正因如此,《畫廊札記》在呈現大師畫作的同時,也呈現了真實的遠人和他的思想,讀者也終會從這些文字與畫作中尋到一個真實的自己。
(《畫廊札記》遠人 著 花城出版社出版)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畫廊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