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崔奇銘:“誤”入“玉”途的大國工匠
在北京東城區的龍潭湖畔,有一家名為“奇石銘刻坊”的玉雕工作室,這里匯集了一批玉雕技術骨干,創作出很多玉雕傳世經典作品,成為玉石玉器愛好者和藏友學習、交流的平臺。十多年來,奇石銘刻坊通過玉雕傳統技藝傳承和弘揚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崔奇銘創作的敦煌系列作品《敦煌印象》
這家玉雕工作室的創始人便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玉石雕刻大師崔奇銘,他擅長玉雕人物、山子擺件及小雕件等方面的設計與制作,曾創作出一批頗具代表性的藝術珍品,受到玉雕界廣泛關注。
一入“玉”途“誤”終身
畢業于北京市玉器廠技工學校的崔奇銘,出生在普通的工人家庭,自小動手能力強,喜歡繪畫,對美術頗有天分,希望將來能成為一個畫家。
1979年,初中畢業的崔奇銘抱著這個愿望報考了被稱為玉器界的黃埔軍校的北京玉器廠技工學校,經過現場畫速寫的初試,繪畫、創作等復試,崔奇銘從1000多人中脫穎而出,成為北京玉器廠技工學校的第一批學生。
入學后,崔奇銘被分在圖案班,主要學習繪畫、雕塑和玉雕技巧。為了練好繪畫基本功,每天晚上用舊報紙懸肘練習工筆勾線,在故宮晾曬古畫期間,崔奇銘在故宮皇極殿臨摹古畫,迎著穿堂風一待就是一整天,因此,一年下來他的繪畫技巧和造型能力有了明顯提高。
技校畢業后,崔奇銘被分配到北京玉器廠平素車間,開始了學徒生涯。平素車間工作條件艱苦,要求嚴謹認真,干活又臟又累,而且玉雕與繪畫不同,琢玉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出成績。“這時感覺到與我考入技校的初衷有很大差距,本想當一名畫家,沒想到和玉石打上了交道,可以說是‘誤’入‘玉’途。”崔奇銘說。
憑借在校學習繪畫、雕塑、造型的基礎,崔奇銘逐漸掌握了一些雕琢方法。在平素車間的工作中,崔奇銘深深感到知識的欠缺,無論美術理論知識,還是繪畫、雕塑技巧都有待提高。1984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北京工藝美術品總公司職工大學(現為北京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工藝雕塑專業,系統學習中西方美術理論和雕塑藝術,并嘗試著在創作中將中國傳統繪畫理念與西方現代造型藝術相結合。
如果說在平素車間的學徒生涯為崔奇銘將來的玉雕設計制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那么,在北京工藝美術品總公司職工大學的學習,則讓崔奇銘的玉雕技藝水平有了質的飛躍。
在北京玉器廠期間,崔奇銘先后師從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蔚長海、郭石林和宋世義。在諸位老師的指導下,崔奇銘的玉雕技藝日臻完善。作為既有一定理論知識又有實踐經驗的年輕技術骨干,崔奇銘被選中參加由董文鐘、蔚長海、郭石林、張志平等人主持的輕工業部(現為工信部)國家翡翠國寶制作重點工程——“國寶八六工程”,主要負責《四海騰歡》插屏的制作任務和設計資料整理工作。“通過老師的言傳身教,我不僅學習到了玉雕經驗和技藝,也增強了處理雕琢臨時情況的應變能力。參與‘四大國寶’的設計制作,是我畢生的驕傲和光榮。”這也讓崔奇銘堅定了他的琢玉之路。
去瑕存瑜材料創意雕琢完美結合
2004年至2006年間,崔奇銘先后被評為中國玉石雕刻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他的作品具有典型的北派氣質,豪放大氣、構思新穎、神形兼備、巧用俏色,形成了莊重大方、古樸典雅、氣勢磅礴的玉雕風格,在全國玉石雕刻“天工獎”“百花獎”和“工美杯”等評選活動中屢獲大獎。由其創作的一批頗具代表性的藝術珍品,受到玉雕界的廣泛關注。
崔奇銘告訴記者,很多人只看到玉雕成品的精美,卻不了解做玉雕的繁瑣過程。現在越來越多的藏家不再僅僅滿足于收藏玉雕作品,而是更關注玉雕的制作過程,甚至有些客戶邀請崔奇銘為其制作玉雕時會要求他把制作流程記錄下來保存。
崔奇銘介紹,一件玉雕作品從毛料到成品需要經歷多道程序,以其創作的《白發誰家翁媼》為例:拿到毛料后,首先要審料,即相玉、問玉。《白發誰家翁媼》的毛料是一塊白綠相間的雙色翡翠材料,涇渭分明,種水色都不錯,但綠色里面有些黑,上面有些裂紋,如何處理好這塊材料讓崔奇銘費了很大心思。然后是剝料,去除其中臟和裂的部分,將裂紋和綠色中的黑擇干凈。接下來是構思,根據玉石的形狀找適合的題材,題材的選擇要根據作者本人的修養、喜好來決定。比如,如何將兩種顏色結合好,做什么題材等。隨后就是落墨畫稿,一件玉雕作品的完成經常需要經過四五次的畫稿。“我畫了無數遍,設計了許多方案,三易其稿。”接著就是雕刻,把平面的畫稿變成立體的雕刻,經過四五次的畫稿、雕刻,逐漸打磨精細,用砂條打磨五六遍后上亮,通過拋光讓玉石的質地更好地顯現出來。
最終,作品將白色部分雕了一對白發翁媼,夫妻倆盤膝而坐,老翁抽旱煙,老媼點火,老翁享受著老伴的關愛,一臉的幸福均勻寫在了笑意中。身旁還雕琢了兩只大背簍。綠色部分雕琢了放在背簍里的花果蔬菜、五谷豐登,呈現碩果累累的豐收景象。綠色中有一小塊白色,巧雕了一個頑皮可愛、全神貫注看著老夫婦的小童子。整個畫面優美、傳神、自然、和諧,三個人物各具神態。“玉雕作品就是要把材料的瑕疵去掉,將材料的美充分挖掘出來,《白發誰家翁媼》是材料、創意、雕琢完美結合的典范。”崔奇銘說。
致力于系列作品創作
崔奇銘的玉雕作品繼承和代表了北派宮廷玉器的藝術風格,創作風格源于傳統,又在傳統基礎上融入自己的創新思想,逐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藝術風格:作品更加追求有創意,運用材料方面更要有獨到之處,從容駕馭各種玉雕材料和造型,題材表現手法也更加豐富多彩。
他對中國的玉雕藝術有自己的思考,在繼承玉雕傳統文化的同時,其玉雕創作也在不斷創新和發展。在創作大型玉雕山子和人物擺件的同時,致力于成雙成對、成套組合或系列作品的創作。在做玉雕設計時,只要材料允許,他一般會考慮系列作品。“如果將作品設計成套,或者幾件一個系列,無論是從欣賞把玩的角度還是藝術收藏的角度,其整體價值會得到提升。”崔奇銘如是說。
由其設計制作的翡翠“敦煌印象”系列、《西園雅集》和《瑤池赴會》等作品都是海內外收藏家和愛好者認可的傳世藝術精品。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張志平對翡翠山子雕《西園雅集》的藝術水平如此評價:“作品繼承和弘揚了中國傳統山子雕藝術,有創意、莊重典雅、構圖優美、意境深邃、做工精細,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評定為當代大型玉雕精品。”不管是做大雕件,還是做只有幾十克的小雕件,崔奇銘都會盡力去嘗試,設計不同的題材,采用不同的技藝,創新當代玉雕藝術。
除了玉雕創作,多年來,崔奇銘對佛教傳統藝術心懷熱愛和敬畏,用硨磲表現佛教題材一直是其主要命題。其硨磲系列作品《三十三尊觀音群像》《十八尊羅漢群像》《慈航普渡》和《龍鳳呈祥宜子孫》等深受藏家喜愛。
崔奇銘用多年積累的玉雕經驗,以嫻熟的技藝,將硨磲這種材料發揮到極致,升華硨磲內在含蓄的美,傳承和弘揚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在崔奇銘看來,傳統佛教藝術的創新是時代所賦予的要求,佛教人物的創作根基在于對佛教經典文化的研習和領悟。對佛教藝術最好的傳承,就是不斷發展,將佛教藝術永遠流傳下去。如何更好地塑造佛教人物也成為崔奇銘研究的重點。
通過多年的實踐他發現,佛像雕刻與人物雕刻在風格上有所不同,佛教人物題材的雕刻,又比其他人物雕刻更難,塑造的觀音應該是慈祥莊重、豁達超脫的菩薩形象,給人一種親切感,即富于人情味,又不怒自威,表現出莊嚴之態。這種端莊威儀的神態,不是單純通過五官的塑造就可以達到的,而是一種由內而外、悲天憫人的氣質,融注佛理禪心。只有具備這種氣質,才能使人一眼望去,發自內心感覺到她們的端莊和威嚴。
“在藝術創作上,既要傳承前輩和古人的傳統技藝,更要創造性地走自己的路,要從前輩的經驗當中汲取營養,但不能照抄照搬,我們的作品要適應當代的審美觀點,不斷發展創新,努力創作出反映時代的優秀作品。”崔奇銘說。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崔奇銘 大國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