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大匠之門

2017年03月31日 09:44 | 作者:李燕 |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我的父親苦禪老人一生自稱教書匠,從來沒有自稱過大師或者教育家。原因很簡單。他說,你看人家木匠做出的板凳,榫卯結構,一個釘子不用,扔出去撿回來,不會散架;瓦匠砌出墻來,不用掛線就垂直,一不塌,二不漏……手藝人,沒有真功夫就沒有飯吃。我說,咱們家是什么匠?他說,咱們家是教書匠。我問,教書匠的活兒怎么算好?他說,大伙愛聽,覺得有用,大家說好就是好。跟畫畫一樣,大家看著說好就是好。

現在提倡工匠精神是好事。其實工匠精神是中國傳統就有的一種精神。關鍵就在這個“匠”上。我的師爺白石老人,刻了一個美術史上從來沒有的閑章:“大匠之門”。他是木匠出身,這對他一生影響都很大。傳統藝人都拜祖師爺,梨園行拜唐明皇,木匠行拜魯班爺,為什么拜祖師爺呢?有一種肅穆之心,敬業之心。簡單講,這是吃飯的家伙,你干不好沒飯吃。現在社會風氣很浮躁。書畫界“大師”“巨匠”太多了。

我父親讓我們學習白石老人。他說,記住兩點就夠你學一輩子。第一是虛心。他畫的畫在墻上一掛,不管學生、朋友,誰都能“說三道四”,他誠懇地聽。大家注意,誠懇地聽和裝著聽,表情是不一樣的,除非是劉備那樣的有野心而喜怒不形于色的人,一般人做不到不動聲色。如果白石老人聽到你提意見,給你甩臉子,那下次不但你不會說了,別人也不會說了,所以第一是虛心。

第二是刻苦,他老覺得自己有不足,沒有學歷。就上了不到一年的私塾,后來放牛,當過粗木匠,為了掙錢又學細木匠。他為了節省時間畫畫,社會活動基本不參加,學會基本不參加,場面應付基本不參加。我父親缺學費了,一個星期拉三四天洋車,剩下幾天晚上去和白石老人學畫。師徒一畫就過十二點。六根洋蠟,一邊三根。要寫字,點四根。有人說白石老人摳門,其實這是節儉。那時候生活苦。我父親給他抻紙,能夠給老爺子抻紙,就是登堂入室的弟子了,只有夠了一定水平,老師才能讓你幫這個忙。

虛心是刻苦的前提。為什么我們看到有很著名的畫家,他的畫不進步了。老北京有句老話叫“財大氣粗”“名大氣粗”——民間的話都有哲理。什么叫氣粗,第一就是不虛心,第二是把自己的毛病抖落出來,變成了特點去宣傳。出名過早,畫值錢過早,走財運,走官運,走出名的運,一到這個時候,周圍就沒鏡子了。為什么唐太宗在魏征死了以后,哭說,我缺了一面鏡子了,就是跟其他大臣說,希望你們要學魏征。但是像太宗皇帝這樣的人太少了。

(本文為書畫家李燕在北京大學出版社等主辦的講座“聊聊中國的大寫意:如何自豪地面對西方藝術”上的發言,題目為編者所加,有刪節。)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苦禪老人 李燕 教書匠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欧美国产专区 | 亚洲欧美V国产一区 | 玖玖在线播放玖玖九九 | 日本中文字幕二区区精品 | 一本久久精品久久综合 | 午夜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