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瞞報何以在“徹查下”仍桀驁難馴
又見瞞報!而這又不是一起簡單的瞞報,去年年底媒體報道的“遼寧省鞍山市岫巖滿族自治縣瞞報洪災死亡人數”,曾引起輿論的廣泛關注。此次發生在遼寧遼陽的瞞報事件,所瞞報的正是那次洪災的死亡人數,遼陽與岫巖僅一山之隔。
它的不簡單還不僅于此。在岫巖瞞報事件曝光后,這一事件曾引起遼寧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要求徹查此事,事發地上級政府也曾表態,會查明事實真相,并要嚴肅問責。
換句話說,遼陽瞞報是在經歷輿論風暴和問責風暴過后,仍然“成功”涉險。于此再來看此次“遼陽瞞報事件”,已不再是簡單的“瞞報”問題。與“一般的自然災害并不涉及行政問責,遼陽為何還會甘愿冒著違法的風險瞞報”相比,更值得打量的是,這樣的“瞞報”,何以能在近前的風暴口,“成功”涉險,直至媒體的揭露?
同此前的“岫巖瞞報”事件一樣,遼陽當地政府能夠將“4死3失蹤上報無人傷亡”,瞞報決心之大可見一斑。在臨縣遭遇媒體曝光后,遼陽繼續死捂瞞報消息,倒也是可以想見的,但是,仍然令人詫異的是,在當時的沸沸揚揚中,當地政府居然能把輿情控制得如此滴水不漏。
當然,當地權力的強勢介入,讓民間輿論場失聲,也并不是難以想見的。但是,其背后所隱匿的權力邏輯,是讓人不寒而栗的——哪怕隔壁已在風頭浪尖上,也要將瞞報進行到底。
如此死守,背后的考量必然繞不開對預期收益和風險的考量。預期收益所直指的必然是政績,這從當初遼陽大肆宣揚其“戮心同力、眾志成城救災”便能看出。其瞞報無人傷亡,正是要以此亮化自己的政績,畢竟,這是最有說服力的。
但是,這樣的預期收益一旦遭遇曝光,便會消失殆盡。于此而言,遼陽在當時仍能死守,更多的是對風險控制的自信。除了對自己控制輿情的自信外,還對上一級的“徹查”風險有足夠的信心——認為隔壁的徹查之火不會燃燒到自身這里來。
從事后來看,遼陽的風險評估顯然是“機智”的。在自上而下的“徹查”聲音中,遼陽依然安然無事,哪怕有著同一次洪災的背景。而讓遼陽政府在瞞報上可能更加“自信”的是,哪怕是隔壁燃起的問責之火,在時間的推移中已經悄然熄滅。彼時,在遼寧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當地曾專門成立了調查組,并且初步給出了存在瞞報的結論,遺憾的是,事后的進一步真相披露和嚴肅問責,卻至今沒有下文。于此,遼陽在瞞報上的桀驁難馴,也就不難想見了。
公權力的瞞報,無論是欺上還是瞞下,都為現代治理所不容。而類似遼陽政府在瞞報上的有恃無恐,則更說明,在瞞報的問題上,不僅僅是官員政績與社會正義的嚴重失衡,還有公共治理的乏力與失衡。要鏟除瞞報的土壤,依然繞不開重典治亂的治理邏輯,只有形成了治理上的震懾力,才能讓瞞報因看得見的高風險,不敢胡亂造次。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瞞報 遼陽 桀驁 難馴 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