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北京首次實施免費自然葬 全部費用4000元由政府買單
北京晨報訊(首席記者 崔紅)昨天,本市首次舉行“自然葬”骨灰安放儀式,意味著自然葬——這一新的殯葬方式正式推出。31位逝者的骨灰被永久性安放在朝陽區長青園墓區,由于使用可降解骨灰罐,骨灰最終將融入土地。這種不保留骨灰的安葬方式費用全部由政府買單,市民無須付費。
自然葬,不同于一般的花葬、樹葬、草坪葬——留有骨灰,同時在小型紀念碑上刻有逝者名字。自然葬采用特殊木質的骨灰容器,大約半年內即可自然降解,骨灰隨之融入大地。整個葬區不建墓基、墓碑和硬質墓穴,只是一片草坪,前有楊柳,后有松柏,旁邊則是一片湖水。
自然葬區不設任何標識
昨天的安葬現場,安靜、肅穆、溫馨。著深綠色制服的禮賓人員捧著泛著白瓷光芒的骨灰罐穩穩前行,著黑色制服的工作人員打著黑傘一路陪伴。一行人來到葬區,現場已開辟好31個土穴,土穴的大小剛好能放入一個骨灰容器。禮賓人員單膝下跪,將骨灰罐緩緩放入大約深2米的土穴內,先撒幾把花瓣,再附上幾把黑土,然后用草坪封住。31份骨灰陸續放入土中,100多位逝者親屬手捧菊花,見證這神圣一刻,有人默默流淚,但沒有哭泣之聲。
骨灰落葬后,家屬并不清楚自己親人的骨灰具體安放在哪一處安葬點,整個自然葬區沒有任何標識留存,看上去跟普通一片大草坪沒什么區別。家屬只知道“親人就葬在這片綠地中”。人們把手中的菊花拋向草地,有人則流連在草坪中,久久不愿離去,做最后的告別。
家屬獲銅質紀念牌
禮畢后,家屬可以得到一塊銅質的二維碼紀念牌,標牌上寫有親人名字,二維碼配有原木盒子,盒蓋上雕有菊花。掃碼后,可看到逝者的生活照片、視頻集錦、人物傳記、親友圈、家譜樹、緬懷平臺等。這個二維碼只為逝者家庭定制,人們可以在這份特殊的家族紀念平臺上,與逝去的親人“說話”,給逝者奉上鮮花、點燃蠟燭等,健在的老人們甚至還可以通過這個平臺,留下自己的遺囑,寫下墓志銘,跟子女交代后事等等。
據相關工作人員介紹,1平方米的區域可安葬10名逝者骨灰,土地利用率是傳統墓地葬的10倍,這片草坪面積雖不大,但是可以安葬1.5萬份骨灰。由于這是本市首批骨灰自然葬,今后是以集體安葬方式統一下葬,還是逝者骨灰隨來隨葬尚未確定,“要根據市民的接受程度和業務量來確定。”相關工作人員告訴北京晨報記者。
安葬費由政府補貼
根據北京市相關規定,采用自然葬方式安放親人骨灰,市民不用掏一分錢,每份骨灰安葬成本價為4000元,全部由政府直接補貼給公墓,用于業務辦理、購置可降解骨灰容器,提供告別、安葬儀式、日常祭掃、共祭等禮儀和安葬服務。
目前,可實施骨灰自然葬的墓園有兩家,除長青園墓區外,還有北京市太子峪陵園。實施骨灰自然葬后,本市將有兩種“零付費”骨灰安葬方式,另外一種方式就是海撒。目前每份骨灰海撒的補貼費用也是4000元,海撒時可隨行6位親屬,去年一共舉行了61次骨灰海撒活動,海撒骨灰2456份,9000余位市民參加海撒活動。
■晨報解惑
如何辦理骨灰自然葬手續
(一)服務對象
骨灰自然葬的服務對象為具有北京市戶籍的亡故居民。
(二)辦理手續
1. 提供亡故居民的火化證明及復印件;2.提供亡故居民的戶口簿及復印件;3.提供經辦人的身份證件及復印件;4.簽訂骨灰自然葬協議書。5.移交骨灰。
(三)主要服務內容
免費服務內容包括提供可降解骨灰壇、暫存骨灰、集體告別儀式及骨灰安葬儀式、紀念證和紀念物、紀念光盤、日常祭掃和清明集體共祭等。
(四)骨灰自然葬集中安葬點
目前,全市骨灰自然葬集中安葬點主要是北京市長青園骨灰林基地、北京市太子峪陵園。
(五)辦理地點及時間
根據任務分工,骨灰自然葬業務辦理和服務實施由承擔骨灰海撒服務的北京市殯儀服務中心負責,現有三個辦理站點:
一是北京市殯儀服務中心(本部),地址在海淀區頤和園路17號。電話:62543669
二是北京市殯儀服務中心第一服務站,地鐵1號線八寶山站東300米,第一個紅綠燈左轉30米路東,北京市八寶山殯儀館西南側。咨詢電話:88255229
三是北京市東郊殯儀館服務站(朝陽區平房北街133號)。咨詢電話:52458930
■記者探訪
“我把老伴兒留在這里”
自然葬草坪外有一圈厚厚的大理石圍欄,上面整齊地放著31位逝者的銅質二維碼紀念牌,一牌一束花。85歲的陳賢芳盯著寫有老伴兒名字的銅牌,幾次想攬入懷中,旁邊的兒子不斷提醒他:“爸,先別動,儀式還沒結束呢。”
陳賢芳在中科院工作,老伴兒是中科院的會計,去世時83歲。“本來想海撒,辦理手續時,看到這種新的安葬方式。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老伴兒以這種方式回歸大自然、親近大自然,我們很安心,也很放心。”陳賢芳說,留著骨灰也沒有實際意義,紀念一個人要放在心里,“既不保留骨灰,又可以入土為安,隨時可以來這里祭掃,挺好。我將來死的時候,要先捐遺體,然后也來這里”。
尹愛娟女士在北京市人大常委會機關工作,2015年這一年,她先后失去了公公和父親。她和愛人為公公選擇了海撒,為父親則選擇了自然葬。“我爸一輩子愛養蜂,蜂追逐花。這里有草有花,相信也有蜜蜂會陪他,我們覺得挺好”。
市民多是在辦理海撒手續時,知道有自然葬,隨即選擇了這種新式殯葬方式,“主要是因為掃墓方便。”給某畫家做助理的侯先生告訴北京晨報記者。她母親去年去世,“也曾想過傳統的安葬方式,甚至想運回老家土葬。但是,一來離家遠,不方便祭奠;二來墓地也不是最終的結果,還要惦記著以后怎么辦。人去世,最終還是要融入自然的,不如直接采取這種方式。我父親說,身后他也會來這里的。”侯先生如是說。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北京 免費自然葬 4000元 政府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