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當歸香自岷縣來
甘肅岷縣享有“千年藥鄉”和“中國當歸之鄉”的美稱,是全國有名的道地藥材主產區。在這個典型的高寒陰濕雨養旱作農業區,當歸的藥用歷史已有1700多年,人工栽培也已經歷經1500多年,獨特的栽培條件以及傳統的栽培、加工炮制技術讓岷縣人發了“藥財”,鼓了“錢袋子”,但是他們仍在不斷地進行探索和挖掘,來守護中藥材質量的生命線。
甘肅岷縣當歸淺行攝 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當歸是岷縣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是洮河岸邊一顆熠熠生輝的明珠,當地至今流傳著一個美麗的神話傳說:相傳古時候,在岷山腳下,洮水岸邊,有位叫芹嫂的婦女,早晚都站在崖坡上翹首以待,盼望丈夫歸來。久而久之,芹嫂積郁成疾而死,葬于崖坡。至此,芹嫂的靈魂化為一株治病的仙草,仍在那里等待著丈夫的歸來,故后來的人們為仙草取名為“當歸”。
雖然是個傳說,但卻從中表露出了當歸的生長環境、藥用價值。當歸原產于濕潤地帶,其抗旱性以及抗澇性較弱,所以對水分要求也比較嚴格。另外當歸屬低溫、長日照類型,長日照條件下生長好、發育快,但也易抽薹,所以當歸往往種植于陰坡或平地,幼苗期也要用草覆蓋。只有合適的坡向、坡度,才能使光照強度適中,土壤水分保持度較高,排水良好,有利于當歸根系的發育。而岷縣境內山巒起伏、溝壑縱橫,海拔高,而且氣候高寒陰濕,大部分耕地是山地和半山地,植物覆被良好,特別適合當歸等中藥材生長。
岷縣當歸又稱“岷歸”,有“中華當歸甲天下,岷縣當歸甲中華”的美譽。“岷歸”成分獨特,含量豐富,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在中藥配方中有“十藥九歸”之傳,歐洲醫學界稱當歸為“中國的婦科人參”。南朝陶弘景(公元500年左右)所著的《神農本草經集注》中說:“今隴西四陽黑水當歸多肉、少支氣香,名曰馬尾當歸,稍難得。”
生態保護、保產增收,是岷縣人在當歸種植過程中一直以來探索的目標和動力。
在水土保持、水源涵養、氣候調節與適應等方面,岷縣在1990年就組織實施了《優質當歸地膜覆蓋栽培示范推廣》項目。據岷縣中藥材生產技術指導站站長、高級農藝師郭增祥介紹,自1996年地膜當歸種植推廣成功以后,2000年全縣普及地膜當歸,2010年全部地膜化,實現了洮河沿岸“地膜當歸萬畝長廊”的種植成果。岷縣地膜當歸的成功推廣,使得當歸宜種區向半高山延伸,拓展了當歸的栽培區域,解決了晚霜、冬春干旱和澇災危害,提高了當歸的產量與質量,而且還利用地膜的除草、保水、保肥作用,涵養了水分、提高了耕作層地溫、抑制了地下病蟲害蔓延以及雜草危害,有效地控制了土壤肥料養分的淋溶作用,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
岷縣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洋芋、蠶豆、油菜、當歸、黃芪等,千百年來,為了種植當歸,當地農戶形成了“輪作倒茬”的習慣,種了蠶豆種小麥,種了小麥種當歸,種了當歸種洋芋或黃芪,誰都知道小麥茬口種當歸是最好的,但是當歸輪作周期、種植面積會受到投入資金的限制。“每畝地需要帶土的當歸苗65公斤到70公斤,以前價格高的時候,每公斤當歸苗是40元到50元,目前當歸苗的價格是每公斤12到16元,價格依市場、降雨量的情況而變。經濟條件好的農戶,當歸種植可以3~4年輪作一次,經濟差一點的,4~5年輪作一次。”郭增祥說。合理的輪作倒茬,既可以通過增施有機肥、深翻土地、立土曬垡、土地消毒等措施,減輕病蟲害,又可以保持水土、合理利用耕地,傳統的栽培技術仍不會褪色。
質量鑄就品牌。為打造“岷歸”品牌文化的軟實力,岷縣展現了自己的硬本領:于2015年啟動了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工作,以中藥材源頭追溯為主。全縣已建成縣級中藥材源頭追溯平臺1個,鄉鎮中藥材源頭追溯平臺18個,中藥材經營主體追溯平臺4個,中藥材標準化基地追溯體系建設逐步完善。該體系圍繞以當歸為主的中藥材生產、收購、儲存、運輸4個環節,重點從投入品管理、建立田間檔案、產品檢測、產地準出四個方面開展追溯工作。拿田間檔案來說,它就相當于當歸的“身份證”,從種子種苗的來源到施肥、除草、植保、收獲的方法、時間、用量等,都進行了詳細的記載,當歸整個的生長過程歷歷在目。
岷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站站長季貴文說:“合作社、龍頭企業、家庭農場等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戶建立田間檔案以及生產檔案,可以實現當歸生產有記錄、信息可查詢、責任可追究、產品可召回。質量得到了保障,最終才能實現優質優價,提高效益,增加收入。”
岷縣當歸是當地人適應獨特的地理區位和生態環境的必然選擇,它根植于這種獨特復合的農業文化,構成了當地傳統文化的基礎,在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生態岷縣”“藥香岷縣”的建設權將掌握在岷縣人手中,當歸的香氣也會永遠縈繞在岷山腳下、洮水岸邊。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千年藥鄉 中國當歸之鄉 甘肅岷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