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海歸創業:做好生力軍 敢為先鋒隊

2017年03月21日 16:09 | 來源:中國教育報
分享到: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海歸是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力量,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力軍。

如何看待海歸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新生代”海歸創業有何特點?他們創業的困難和障礙主要有哪些?如何構建更為高效的海歸創業服務體系?

3月7日,邀請王輝耀、徐培祥、劉剛三位嘉賓,走進中國教育報刊社“兩會E政錄”演播室,共同探討當前形勢下的海歸創業話題。

王輝耀(國務院參事、歐美同學會副會長、中國與全球化智庫主任):

海歸創業是今天中國“雙創”大潮的重要組成部分。留學人員將成為中國引領全球化、推動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徐培祥(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副主任):

留學人員要把在國外學到的先進科學技術和管理理念用于報效祖國,成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力軍和先鋒隊。

劉剛(全國勞動模范、北京石景山留學人員創業園總經理、蒲公英留學生創業驛站創始人):

海歸創業是國際創新網絡與國內創新網絡交互的重要通道,政府及社會各界應持續給予更多支持和鼓勵。

1.海歸創業的歷史作用和時代特點

記者:海歸是我國推進“雙創”的生力軍,大批留學人員回國創新創業并發揮了重要作用,如何看待他們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

徐培祥:廣大留學人員是我國人才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作出了突出貢獻,許多人成為各行各業的領軍人才和中堅力量,并涌現出一大批科學家、企業家和教育家。

廣大留學人員不僅帶回了國外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理念,推動了我國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其中一些人還走上創業道路,通過創業帶動就業,并引領創業潮。

廣大留學人員既有國內成長經歷,又有海外生活體驗,外國人通過他們了解中國,中國人通過他們了解世界,他們是促進中外交流和中外友誼的民間大使。

王輝耀:習近平主席今年在達沃斯論壇上強調的經濟全球化,包括正在推進實施的“一帶一路”倡議、中國文化走出去和中國企業走出去等戰略和舉措,都需要大量國際化人才。從人才儲備來講,海歸是先遣隊,也是生力軍,是橋梁、紐帶,也是催化劑,是推動中國走向世界、引領世界走向中國的中堅力量。有一支近500萬人的留學生隊伍,對于中國的改革開放和創新創業,有巨大的推動作用。他們是人才庫、智囊團和生力軍。未來,他們對中國的發展還會起到更大的推動作用。

劉剛:全球化時代,我們和其他國家的競爭,源自于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比較。對留學生帶來的多種文化碰撞交流的通道,國家應該長期支持。

記者:我國海歸創業的現狀如何?呈現出哪些特點?

王輝耀:整體來說,當前海歸創業呈現的特點是領域全覆蓋、年輕化,并出現了在國內外跨越往返的“海鷗”現象。首先,海歸創業表現出多樣化。在互聯網、生物制藥等領域,在中關村等全國各大高新區,都活躍著相當一批留學人員,而且創客中也有大量留學人員。中國市場的快速發展,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市場,以及國內服務業的快速增長,都為留學人員帶來很多創新創業機會。他們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人從事金融服務業,比如天使投資、風險投資等,有些人做得非常好。其次,很多年輕海歸家庭條件比較好,他們關注社會公益事業,投身慈善、扶貧、教育等領域。再其次,創業地域向二三線城市發展,而不再局限于大城市。他們的國際交往廣泛,經常國內和國外兩邊跑,而且兩邊都有團隊,便于開拓國際市場。現在,一些海歸也開始關注“一帶一路”倡議,并投身其中。

而且,“80后”“90后”海歸更為國際化,互聯網技術掌握得更為熟練,對祖國的自豪感、認同感也非常強。

徐培祥:當前,留學人員回國創業、就業的意愿越來越強烈,規模也越來越大。據教育部最新統計,從改革開放到2016年年底,出國留學人數共458萬人,其中136萬在外就學,265萬人學成歸國發展,回國創業的人數也在增加。

據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對辦理回國手續的萬名留學人員調研數據統計和分析,海歸創業呈現出“三高”和“三集中”特點。“三高”是指學歷層次高(博士生占11%,碩士生占81%,本科生占7.5%),科技含量高,創業成功率高。“三集中”是指集中來自于發達國家特別是歐美國家,創業去向集中在北上廣深,年齡相對集中在30歲左右。

2.打造海歸創業升級版服務體系

記者:海歸創業遇到的困難和障礙主要有哪些?

劉剛:首先是創業心理問題。從不同國家留學回來的海歸,心態是不同的。比如,英國可能講究把產品做到極致,美國更注重商業模式,德國的制造業很強。從不同文化國家回來的海歸,再到我們國家不同的地域,文化適應變得很重要。而且,從學者到創業家,從努力學習就能考到優秀,到再怎么努力也不一定有確定的結果,這是大多數創業者都要經歷的。

其次是國內競爭激烈,商業模型復制很快。留學人員在國外看到一個商業模型,認為在中國可以實現,但中國市場非常廣闊,競爭對手學習得很快,這讓很多海歸不適應。

再其次是不熟悉當地社會網絡。海歸往往更注重對國際網絡的連接,在國外有自己的圈子,但在國內容易忽略對當地文化的融入,導致很難嵌入當地社會網絡。

這三方面的問題解決好了,海歸企業的融資、開拓市場、開發社會資源就會比較順利。

徐培祥:海歸創業遇到的困難,中央、各部委及各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視。去年李克強總理專門對海歸創業遇到的“六難”做出重要批示,18個部委聯合起來解決,有的問題得到了解決,有的會逐步解決。老問題解決之后,新的問題可能還會出現。

我認為,留學人員回國創業的主要問題是信息溝通不暢,這方面要進一步改善。盡管現在很多地方、單位都有自己的創業服務網站,但還不夠權威,也不夠統一,在信息互換、交流方面還有擴展和提升的空間。

王輝耀:年輕海歸需要進一步熟悉中國社會。現在出國留學的中國學生年齡趨于低齡,留學生脫離中國社會多年,回來后需要一個適應期。像創業大賽、留交會、海創周、華創會等平臺,能夠幫助他們保持對國內的熟悉,因而是非常必要的。

如果說具體的困難和障礙,我認為創業門檻可以進一步放低,學歷條件可以適當放寬。現在許多地方要求有碩士、博士學位才予以支持,但海歸創業者中有許多本科畢業生,其中一些人也非常優秀,并有豐富的國外工作經驗。

記者:海歸創業需要給予哪些必要的幫扶?

劉剛:以蒲公英創業驛站為例,我們會為大家提供幾方面的服務:一是會在他們回國之前跟他們建立聯系,給他們介紹國內市場情況;二是在留學生回國之后,會在他們選擇創業地點方面給予輔導;三是對留學生回國后的股東結構及組織經驗方面給予幫助。此外,在找房子、找中介、安家等方面,無當地戶籍的海歸生存成本會更高,我們將提供適當的補助;四是幫助他們快速嵌入當地社會網絡。

海歸創業所需要的硬環境,比如政策等,相關部門已經做得非常好了,但在實際創業中還需要一些軟環境,這就需要民間組織的幫扶和指導,比如中介機構、創業導師等。蒲公英創業驛站現有30多位創業導師,引導過很多企業。

王輝耀:歐美同學會也設立了創業學院,經常舉辦講座,還成立了歐美同學會創投聯盟,召集有投資意愿的企業家,與未來的年輕創業者進行對接,起到了很好的“傳幫帶”作用。而且,還有專家和有經驗的創業者為他們評判商業計劃書。歐美同學會還舉辦留學人員創業論壇,邀請成功的海歸創業者分享創業心得,邀請創業園區負責人一同探討創業模式。我們智庫每年也都會做該方面的研究,出版相關著作。

徐培祥:教育部在鼓勵留學生回國工作創新創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出臺留學人員創新創業政策;二是建立促進留學人員創新創業機制;三是搭建留學人員創新創業平臺;四是實施留學人員創新創業示范項目。這里,我要重點提一下教育部與科技部共同主辦的“春暉杯”創業大賽,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是大賽承辦者,大賽已經成功舉辦了11屆,入圍項目成功落地的有數百家,入圍者中還有幾十位入選了國家“千人計劃”。

我以為,當前最需要的是整合資源,建立一個國家層面的、統一的、權威的信息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創業的政策、環境、導師、問題和對接等,一目了然。另外,要加強留學人員創業園的建設。首先是要擴大規模,其次是創業園內的服務管理有待提升,要提供“一站式”“一條龍”服務。

記者:如何改善和提升目前的海歸創業服務體系,為創業者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務和支持?

王輝耀:我們國家這些年已經形成了一個服務體系,吸引留學人員回國創業并為他們提供服務。我有兩個建議,一是引導留學人員與民營企業相結合。現在,大量的民營企業需要國際人才,而留學人員缺乏當地的渠道和資金,這兩方如果能對接,就能夠實現雙贏。希望創業園能對這樣的項目開放并扶持。

二是吸引外國人到中國創業。今年1月,人社部、外交部和教育部聯合發布通知,歡迎優秀外籍高校畢業生在華就業。“一帶一路”倡議,需要大量的外國人才加入。目前,在華留學生44萬人,其中接受學歷教育者21萬人。我們的留學人員政策能不能把這些人涵蓋進來,在創新創業方面也對他們開放?如果創業園區能夠吸納他們入園,對我們的創新創業是很大的支撐。此外,我們還有6000多萬華人華僑在海外,他們的后代非常優秀,這部分人也應成為國家引才的對象。

劉剛:可以建立一個統一的信息平臺,包括服務評價體系,讓留學人員像網約車一樣,選到最適合的創業地點和園區。如果國家啟動這樣的平臺,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契機,正如服務最好的網約車司機總是接單最多,如果讓留學人員根據各園區的服務評價來選擇創業服務和孵化機構,也會促進相關園區和機構服務質量的提升。

這種服務體系也可以延伸到國外,海外留學生在國外通過“春暉杯”創業大賽等平臺就能得到引導。只要我們都成為最好的網約車司機,全球的創業者就都會來。

3.既要做好生力軍,更要敢做先鋒隊

記者:國家對海歸創業有更高的期待,期望他們帶回國際領先的技術、模式和理念,這與對國內大學生創業的定位略有不同。如何理解這份期許?

劉剛:很多年輕人創業是為了就業,屬于就業型創業。海歸創業,并不一定要做很大的企業,他們的價值更在于所帶來的文化多樣性。多樣性是創新的基礎,一個多樣文化并存的區域,必定是國際化程度較高的區域,競爭能力也會比較強。

留學是中國開放的標志,留學人員對我國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發展,都能起到推動作用。同時,留學人員是我們接近和了解國外文化的重要通道,保持對他們的關注和支持,對于中國的發展至關重要。

王輝耀:中國已經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留學輸出國和回歸國。未來要搞好“一帶一路”倡儀,不斷推動全球化大潮,人才大進大出的局面還會持續下去。這是未來中國創新的來源,也是支撐。他們對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和“雙創”大業、推動中國全球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等方面,將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做好海歸事業,為他們在國內外發展打好基礎,會成為中國獨特的競爭優勢。

徐培祥:海歸在我國各個領域作出了突出貢獻,取得了優異成績,得到國家和社會的廣泛認同。因此,國家和社會對新一代海歸的期望很高,希望他們在“雙創”浪潮中不僅要發揮生力軍作用,還要當好先鋒隊。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創業 海歸 留學人員 創新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国产第一页首页 | 亚洲日韩久久久中文字幕 | 欧美日韩乱国产综合 | 香蕉啪视频在线观看视频久 | 尤物在线观看视频黄负 |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