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廈門減稅降負釋紅利 在廈臺商有感
“既承諾稅負只減不增給我們發紅包,又推行便民辦稅減輕我們負擔,這里的投資環境越來越好,我們有信心在大陸扎根發展。”作為第一批到大陸發展的臺商,廈門臺和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洪紹明,10日對廈門國稅局力推減負降稅舉措如是評價。
來自臺灣彰化的洪紹明告訴記者,他從小就聽父親描述,自己的祖輩是從廈門翔安遷移到臺灣的。在兩岸交流初期的1989年,已在臺灣高雄有自己產業的他,懷著“尋根”情感來前來大陸投資興業,創立廈門臺和電子有限公司,迄今已有28年。主要從事電源供應器、充電器、LED驅動器等電子產品的研發和制造的這一企業,每年營業收入超過1億美元。
“來大陸投資發展這么多年,我可以說是見證了大陸的發展變遷。”洪紹明說。
他向記者表示,這幾年,大陸稅務部門推行一系列改革,落實各項減免稅政策,扶持企業發展,感受很深刻。其公司的產品是自主研發設計的,屬于高新技術企業,2016年發生的研發費用約1800萬,符合稅前可加計的費用估計有1000萬元,這些節省下來的稅金基本上都投入到新的研發項目中,用來購買自動化設備,讓企業加快技術更新和產品換代,提升競爭力。
該公司分管財稅業務的副總經理何鳳珍,則對廈門市國稅局推行的便民辦稅深有體會,“現在我們出口退稅全程網上辦理,方便又快捷,特別是速度的提高,對我們資金鏈良性循環影響很大,不僅減少一大筆利息支出,更直接提高了企業的資金周轉能力。從而也增強了企業的國際市場競爭力。”
洪紹明表示,他在美國芝加哥、英國愛丁堡、土耳其伊斯坦堡、日本東京、臺灣高雄等城市設有分公司或辦事處,但是卻選擇把總部放在廈門,就是看好大陸未來的發展。
如今,洪紹明不僅把原設在臺灣的臺和電子總部遷移到廈門,還在廈門翔安區馬巷興建了約占地360畝、面積10萬平方米的廠房,提供臺和電子所需的配套部件。
廈門翔鷺國際大酒店是一家來自臺灣的五星級酒店,公司的財務負責人侯紹華告訴記者,我們公司對實施“營改增”一開始顧慮還是蠻多的,擔心營改增把酒店業的稅率由5%調整為6%,稅負有可能會上升,對公司會有較大影響。
在廈門國稅工作人員輔導下,該酒店加強進項抵扣憑證的管理,經營中的成本開支大都選擇能提供正規票據的供應商。經過計算,公司在營改增后綜合稅負獲得了很可觀的下降:截至去年12月,公司營業收入9288萬元,取得進項稅額344.74萬元,繳納增值稅286.67萬元,較營業稅體制下節省稅金248.4萬元,減稅幅度高達43.5%。
除了老一代臺商,在自貿區建設等熱潮的帶動下,“登陸”創業也受到了新一代臺青的熱捧。位于廈門自貿片區的湖里區云創智谷移動互聯·創新創業產業園,是國臺辦批準設立的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之一,吸引了100多家移動互聯網、跨境電商、文創企業入駐。
為幫助臺灣青年創業者及時了解稅收政策,解決涉稅難題,廈門市國稅局聯合地稅部門在這里成立了“支持創業創新稅收服務基地”,設置了創業創新志愿服務站,為創客”提供電話解答或定期上門服務面對面政策輔導。
來自臺灣高雄的80后小伙子鄧宇鈞,一直有一個夢想:讓他的烘焙事業借助大陸的廣闊市場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快速高效的創業輔導服務,讓他在入駐云創智谷16天后就開起了面包工坊,以最快速度進入工作狀態。
如今,他生產的面包已進入廈門知名商超,受到消費者的熱捧。“創業路上有稅收支持,讓我獲益良多。稅務部門為我解決了不少涉稅難題,對我們了解適應大陸的投資環境幫助很大。”鄧宇鈞說。(楊伏山 曾霄)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廈門 大陸 臺灣 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