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韓世栩:對發展鄉村旅游的幾點認識
發展鄉村旅游是激發農村發展新動能的綠色產業,也是今后全域旅游發展的重要方向。推進鄉村旅游發展,必須通過“旅游+”模式,完善產業鏈條,拓展發展空間,推進多產業融合,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開發旅游產品,挖掘鄉村內涵。在保持鄉村古風古味、原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大力發展鄉村旅游,開發出特色蔬菜、花卉苗木、鄉村農舍、園林農莊等為主的觀光型鄉村旅游產品;開發出以寧靜、松散的鄉村生活為背景,融入民俗生活、服飾文化等元素疊加的休閑型旅游產品;開發出以藍天、白云、清風、溪流等獨特體驗為主的度假型鄉村旅游產品,采取景區帶動、“公司+農戶”、綜合開發、整村推進等方式,培育景區輻射型、通道景觀型、城郊休閑型、農業觀光型、養生保健型等多種類型的鄉村旅游形態,積極發展農家樂、鄉村客棧,全面提升鄉村旅游接待服務水平。著力開發鄉村文化體驗、現代農業觀光、采摘、體驗、特色餐飲等復合型鄉村旅游產品,建設集餐飲、休憩、旅游商品展覽銷售、旅游廁所、停車場、游步道、觀景臺等為一體的休閑農業觀光小景觀,配套沿線基礎設施,著力打造鄉村旅游風情線,使游客遠離喧囂、回歸寧靜、體悟鄉愁感受大自然的原始美和生態美,獲得心靈的愉悅。
尋根農耕文明,發展研學旅游。研學旅游又被稱為“修學旅行”,從學習傳統文化知識、參觀國家公園、訪問歷史古跡,到職業選擇、自然體驗、職業體驗等內容,涵蓋了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農村集傳統民俗文化、本土古建筑、農業生產、原生態生活方式等為一體,是開發研學旅游最理想的場所。開辟農耕文明尋根旅,是發展鄉村旅游不可或缺的元素。可以結合傳統的農業觀光和農事體驗,讓游客看農耕遺址,參觀榨油坊磨房釀酒坊原始工藝,干農家活、品農家飯,體驗原始農耕生態文明。開發以鄉土鄉情研學為主,設立鄉村記憶博物館、民俗體驗館、傳統美食一條街、農耕文明體驗區等旅游新業態,使游客在細微之處,體驗鄉親鄉味、回歸農耕社會,陶冶和凈化心靈,促進旅游研學發展。
建立戶外基地,發展康體運動。農村自然風光優美、空氣質量好,是開展戶外康體運動的理想場所。開發鄉村旅游,可配套開發鄉村徒步線路、自行車騎行道、設立汽車營地,組織專業團隊加強對戶外運動旅游產品開發的統籌指導,加強與國內外戶外運動專業機構的合作,積極開發滑冰、滑雪、登山健身、戶外露營、徒步穿越等旅游產品。積極打造森林生態徒步游,在確保安全、環保的前提下,積極探索、挖掘原始森林、高山草甸、冰川雪山資源,逐步開發、引導游客開展森林徒步康體旅游,健全戶外運動產業體系。
研發特色商品,促進群眾增收。研發特色旅游商品,是拉動旅游消費市場、解決農村就業、帶動第三產業發展的重要途徑。旅游商品開發要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模式,依托龍頭企業成立旅游商品研發中心,扶持開發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內涵的農特產品、民間工藝品、文物復制品等系列旅游文化商品。農村民間文化獨特、地方特色濃郁,開發旅游商品具有得天獨厚的文化優勢。應當加快對農村文化旅游商品的包裝開發,將地方歷史文化融入到民間藝術之中,加強旅游形象包裝和整體推介,逐步實現專業生產、定點銷售、企業運作,促進文化旅游、農業旅游、工業旅游的深度融合,引導旅游商品進入旅游服務的各個環節,滿足游客多樣化購物和體驗需求,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作者:民樂縣職業技術培訓中心 韓世栩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韓世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