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7全國兩會專題報道>策劃>追問陳凱先之問 追問陳凱先之問

當科研升華為習慣……

2017年03月11日 21:03 | 作者:劉喜梅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您是我所敬仰的科學家!”

這是3月3日記者采訪賀林院士時,說出的第一句話。他先是稍微有點意外,然后靦腆地笑了,一邊擺手一邊說“不用,不用”。

那天,賀林戴著一副無框眼鏡,身著深灰色的平紋圓領毛衣,下身搭配了一條牛仔褲,看起來休閑隨性但文藝范兒十足。有那么一瞬間,我甚至產生錯覺——這不是科學界的明星,而是文藝界的大腕。

不過,我也有點小慶幸他并非來自文藝界。不然,在酒店大堂,他必然會遭遇各種圍堵。而我,也幾乎沒有可能用將近兩個小時的時間,聽他講述他的“快樂科學”,比如《動物世界》。但當他聽我提到現代的追星族時,深感匪夷所思。

“小時候你肯定看過《動物世界》,現在還看么?我依然愛看。你們小時候愛看這個節目,可能因為沒有見過那么多動物,覺得新奇有趣,或者因為它們的長相比較可愛。我喜歡看《動物世界》,是因為   它們時時啟發我的思考,這更有趣。”在賀林看來,很多的科學研究其實都是“好玩的事兒”。正如賀林書寫的“快樂科學,感悟天地”8個毛筆字一樣,他認識人與自然的角度是全新的。

u=3386127017,1816329619&fm=23&gp=0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賀林

什么力和怎樣的季節決定鳥兒的遷徙?它們如何決定往哪兒遷?怎么編排遷徙的路線?還有魚呢,龜呢?怎樣精準地橫渡大洋產卵或捕食?為什么它們具有的GPS的功能能超越電子的?又為什么許多動物能比人類更早感知地震……在賀林的眼里,這些都不是一個簡單的自然現象,而是動物通過生命和自然界進行的一場場對話。

解讀生命與自然的對話密碼,的確應該是科學家的事。

“雖然是解讀密碼,卻并非深不可測。就像你們要將腦海中積累的經驗寫成稿件一樣,科學家也不過是用自己的方式將知識積累轉化。只是,這個轉化過程可能比較漫長和復雜。”感覺自己似乎又把科學說玄妙了,賀林自發地笑起來。

“因為漫長且復雜,所以一定要保持定力,要發自本心地堅守。”這是賀林送給年輕科學家的話,也是當年父親送給賀林的話。

鮮為人知的是,賀林的父親賀近恪先生,是中國大陸第一位獲得世界林業科學院院士榮譽的人。作為一名愛國的林產化學專家,1951年賀近恪先生從澳大利亞回國參與新中國的建設事業,1984年當選為世界林業科學院院士。

賀林很少在工作場合提及父親,但深受父親影響。如今,他也這樣教育他的學生——搞科研是一個積累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研究者深入其中的堅持不懈;科學研究有時候就像探險,穿過最艱難的山重水復之地,再向前走一小步,就會柳暗花明;當科研升華為習慣或常規,科學研究就會成為一片快樂天地,研究者也才能真正發現并體會到創新創造的無窮魅力。

科學如此,其他領域不同樣如此么?當真正投心于某項工作,并做到極致,又怎么會不開花結果呢?所以,今天我們呼吁尊崇科技創新,就從崇尚科學家精神開始的吧。

編輯:崔慧敏

關鍵詞:政協委員 賀林院士 科研 科學家 中科院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久亚洲综合最大 | 亚洲一区小说区中文字幕 |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亚洲国产午夜网站在线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在线插放免费 | 中国国产激情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