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7全國兩會專題報道>本網原創 本網原創

從老年人需求出發推動養老服務供給制改革

2017年03月11日 20:24 | 作者:郜曉文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從老年人需求出發推動養老服務供給制改革

——訪全國人大代表、福州市工會副主席林欣欣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11日電(記者 郜曉文)“與我國現有經濟相比,人口老齡化屬于典型的‘未富先老’型,這使得養老問題日益加重。人口老齡化問題不僅關系到老年人的具體生活問題,而且也關系到整個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福州市工會副主席林欣欣告訴記者。

t01bdbeef099cc09271

面對日益嚴峻的老齡化趨勢,我國養老供給顯得非常不足。林欣欣在調研中發現,目前,以福州市為例,大多數養老院收養對象,僅限于自理和半自理型,那些最需要照護的失能、高齡老人卻不能入住,全市現有66家鄉鎮敬老院,入住率僅為4%。養老服務以基本生活照料為主,缺少醫療照護、精神慰藉等方面的服務。

針對養老機構建設與市場需求出現錯位,林欣欣建議,從老年人需求出發推動養老服務供給制改革,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層次、多樣化健康養老服務需求。

林欣欣以創建“十分鐘”養老圈為例,提出完善社區養老服務公共設施。比如,通過新建或改造、擴建社區周邊舊的老年活動場所、舊學校、廢棄廠房等,建設功能完善的社區養老機構,提供日間照料、文體娛樂、助餐、助浴、助潔、助醫等服、入住養老和24小時托管服務,滿足個體差異性、多樣化的養老服務訴求。 

“建立多種類型的居家養老松散管理模式,推進購買式養老,每年財政拿出一定資金解決空巢老人養老問題。”引導開展互利式養老,老年人免費或低費拿出房子讓年輕人居住,年輕人相應承擔起照顧老人義務,可以作為社區服務的重要內容來加以推廣。

養老服務多元化發展需要發揮市場作用。李欣欣建議,要鼓勵閑置資源轉型發展,增加區域內醫養結合型的養老服務機構。老年專科醫院和大型三甲醫院托管周圍的養老機構,建立合理的成本和利潤分成模式,實現互助式融合發展,既解決醫院的病床不足問題,又解決養老機構接收老年人不足或者醫療護理水平不高的問題,還可以提高醫保資金的使用效率。

“培育社會力量扶持符合條件的養老機構,通過公建民營的方式承辦社區居家養老護理中心。鼓勵綜合實力強的養老護理機構,逐步整合周邊的分散、小規模養老護理機構,提高醫療護理資源利用效率。”林欣說。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養老 服務 老年人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原创AV巨作无遮挡国产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一区二区 | 一区二区三区欧美在线 | 日韩欧美理论在线观看 | 一级特黄录像免中文 | 色窝窝播放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