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7全國兩會專題報道>要聞 要聞
代表建議攻克霧霾形成機理 李克強:誰攻克,重獎誰!
人民日報 李舸 攝
“總理,我想發言!”3月9日上午,李克強在陜西代表團參加審議時,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地球環境研究所所長周衛健代表舉手大聲說。
在此之前,已經有兩位原定議程之外的代表在總理鼓勵下發了言,主持人因此提醒周衛健“注意時間”。李克強擺擺手說:“今天來就是想多聽聽大家發言,我少說幾句沒關系。”
周院士發言的主題,是建議集中多學科科學家攻克“我國北方霧霾的成因、發展趨勢、環境影響與應對”研究項目。
“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說,要堅持打好藍天保衛戰,加強對霧霾形成的機理研究,提高應對的科學性、精準性,這真是說到我們科學家的心坎上了!”她興奮地說,“我們就此專門給總理寫過信。”
“信在這兒,我已經批示了。”李克強高高舉起手中的信件說。
中新社 劉震 攝
周衛健介紹,現在針對空氣污染和霧霾常態的研究雖然很多,但還沒有針對“霧霾事件”的專門研究。我國北方的霧霾事件分布面積大、季節性鮮明,和倫敦、洛杉磯歷史上的事件都不一樣。而霧霾成分也是“復合型”的,成分非常復雜,并且60%-70%都是二次污染物。
“我們最近研究發現,在高濕度和高氨氣的條件下,空氣中的二氧化氮會促進硫酸鹽形成,從而加重霧霾。”周院士說,“這表明,除了燃煤、機動車排放和生物質燃燒,控制華北平原氮肥的使用也非常重要。這能在相當程度上減少PM2.5的形成。”
“你講了一個很重要、也是很少有人提到的意見,就是影響霧霾形成的不僅有燃煤、機動車排放和揚塵,還有一個農業污染源的問題,像氮肥的過度使用。這個論斷有充足的證據支持嗎?”李克強當即問道。
“我們在煙霧箱進行了模擬實驗,證明氮肥釋放的氨對霧霾的貢獻率可達20%以上。這項研究成果已經在美國科學院院報上發表。”周衛健回答。
“這項成果應該高度重視!”李克強說,“這些年,我們為了治理霧霾采取了很多措施,但基本還是針對燃煤、汽車尾氣和揚塵三方面,沒有更多關注農業氮肥使用這一領域。確實,我們對霧霾的形成機理還需要更加深入研究。只有把機理研究透了,才能讓治理霧霾的措施更加有效。”
中新社 劉震 攝
李克強說,我們發展的目的最終是為了保障民生。這不僅需要在醫療、教育等領域加大工作力度,同時要大力推動生態建設與發展協調同步。
“現在大家已經‘吃得飽’了,更希望‘活得好’。這就要求不僅吃喝要有質量,同時呼吸也要有質量。”李克強說,“我在國務院常務會議幾次講過,如果有科研團隊能夠把霧霾的形成機理和危害性真正研究透,提出更有效的應對良策,我們愿意拿出總理預備費給予重獎!這是民生的當務之急啊。我們會不惜財力,一定要把這件事研究透!”
會場響起熱烈的掌聲。周衛健院士邊點頭邊舉起雙手,向總理豎起兩個大拇指。
“我相信廣大人民群眾急切盼望根治霧霾,看到更多藍天。這需要全社會擰成一股繩,打好藍天保衛戰!”李克強鏗鏘有力地說。(新京報特約記者 儲思琮)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代表建議 霧霾 李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