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7全國兩會專題報道>本網原創 本網原創
肖燕委員:扶貧不妨向內問道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7日電(記者 修菁)“近日聽到某縣扶貧辦的同志說了這樣一句值得玩味的話:扶貧工作,就像點穴治病。點對了穴,渾身通暢,點錯了或點不準,就是白花錢。去年我所在的云南紅河自治州紅河縣推行的‘稻漁共作’種養模式,就像給紅河州的農民找到了貧困之疾的穴位,從貧困戶到年收入4萬元,隨著今年進一步推廣,還有2萬余戶農戶將因此脫貧致富。”肖燕委員認為,向內求道。
肖燕所在的紅河縣,是中國著名的哈尼梯田所在地,雖有美景,但百姓的日子卻過得并不好。生活在哈尼梯田的百姓,生活來源主要靠種稻,但這里每年只種一季稻,即便遇上風調雨順的年景,他們的人均年收入也不過年3000來元。收入低、勞動強度大,讓哈尼老百姓近年來不得不放棄土地,這就導致哈尼梯田放荒趨勢嚴重,可持續保護面臨嚴峻挑戰。
脫貧還是要靠千百年來本地所有的資源,向內求道。2016年云南紅河自治州多次找到農業部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就哈尼梯田生態種養種植模式問道,最終農業部專家認為“稻鰍共作”模式適合哈尼梯田的土壤狀況和物候狀況。稻、泥鰍、魚互補共生在哈尼梯田里,不僅作為扶貧工作來說,投入的成本少,而且收益塊、又可持續,因為生態種養是一種土壤友好型的種養方式。
“所以,我舉家鄉這個例子,就是想說扶貧工作最重要的還是要立足當地資源和條件找出路、找路徑。”肖燕說。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肖燕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