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7全國兩會專題報道>滾動新聞 滾動新聞
農業部長回應糧食減產:生產沒放松 保障人民到點開飯
中國農業部長回應糧食減產:生產沒放松 要保障全國人民能到點開飯
中新社北京3月7日電 (記者 張尼)中國農業部部長韓長賦7日在北京表示,2016年中國糧食減產104億斤,但仍是第二個歷史高產年;且減的主要是玉米,是主動調整的結果,也是意料之中。
“我們糧食生產沒有放松,也不能放松,作為農業部門來說,我們第一位的職責還是要保障全國人民能夠到點開飯。”韓長賦說。
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韓長賦等就“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根據國家統計局此前公告,2016年,全國糧食總產量61623.9萬噸(12324.8億斤),比2015年減少520.1萬噸(104.0億斤),減少0.8%。這也意味著,中國糧食總產量實現“十二連增”后,在2016年止步。
對此,韓長賦表示,糧食產量根據當期的供求關系適當有一些增減,這是正常的,而且也會成為一種常態。比如,玉米這些年確實產量增加、進口增加、庫存也增加,三量齊增,供大于求,所以帶來一些新問題。去年,國家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啟動了玉米收儲制度改革,將實行了8年的玉米臨儲政策調整為市場定價、價補分離,就是市場化收購,加上給農民補貼,這是中國糧食收儲制度的一項重大改革。
“現在看,這項改革取得了明顯成效,理順了價格,激活了市場,提高了競爭力,帶動了玉米加工,也倒逼了結構調整。”韓長賦說,中國去年玉米種植面積減少了近3000萬畝,那些停產、半停產的玉米加工企業都轉起來了。因此,對中國糧食產量的年度間合理性波動也要理性來看。
韓長賦說,農業部將貫徹國家新的糧食安全戰略,首先要守住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底線。概括來說,就是“三個兩”:一個是要保住兩大口糧。即保持稻谷、小麥這兩大口糧的面積和產量總體穩定,確保口糧絕對安全,為此要完善稻谷、小麥的最低收購價政策,特別要加快劃定糧食生產功能區,把口糧生產任務落到地塊,當然對此要有政策支持。
二是穩住兩個積極性。就是要穩住地方政府重農抓糧和廣大農民務農種糧的積極性,要完善糧食價格政策,健全生產者補貼制度,給種糧農民以適當補貼。發展糧食適度規模經營,讓種糧的人有賬算。同時,要完善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重點加大對產糧大縣的獎補力度,讓地方發展糧食生產不吃虧。
三是實施“兩藏”戰略,即“藏糧于地、藏糧于技”,鞏固提升糧食產能。這樣市場和年度產量有一些波動也沒有關系,只要有需要,就產得出、供得上。(完)
編輯:楊嵐
關鍵詞:糧食 放松 減產 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