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7全國兩會專題報道>本網原創 本網原創
馬利委員:人工智能受制于“人”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5日電(記者 韓雪)當前隨著人工智能的迅速發展,信息化社會正在向智能社會發展轉型升級。站立在國際信息前沿的全國政協委員馬利敏銳地認識到以人工智能競爭為主的國際博弈正在拉開帷幕。同時馬利也看到,我國人工智能技術正迎頭趕上的態勢背后,隱藏著人工智能技術受制于“人”的尷尬。
網絡圖片
“首先受制于外國人。跟國外相比,我國語音技術具有一定優勢外,計算、視覺、驅動等領域差距明顯。”馬利委員調研發現,工智能產業的核心技術掌握在微軟、思科等美國跨國公司手中,芯片等核心部件主要依賴進口,國產芯片在市場應用上進展緩慢。
“技術還受制于商人。”馬利發現當前我國大量的“用戶行為”數據掌握在各個商業公司手中。“阿里掌握消費數據,騰訊掌握社交數據,百度掌握搜索數據。數據是人工智能基礎性資源,數據壁壘突出,導致難以有效供給人工智能。”馬利說。
“技術還受制于國人。”馬利舉例說,“地方政府在人工智能方面存在一哄而上、低水平重復建設的無序現象。國內有50多個機器人園區,該行業缺乏統一標準,數據、接口和基礎配件標準不統一,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
人才的流失讓馬利尤為痛心,多年的工作調研經驗讓馬利看到人才國內培養、國外收割的惡性循環背后,主要受體制機制和薪金報酬原因所累。
“高新技術依靠高端專業人才。必須從戰略高度上重視人工智能發展,將人工智能產業作為今后工業和科技發展的重點,統籌規劃、合理安排,形成政府搭臺、企業唱戲,資源共享,人盡其才,協同創新的的良好環境。”馬利希望,通過政協提案的落實,能夠推動國家重視人工智能規劃、有關部門加快人工智能發展、全社會關心人工智能成果的明天早日到來。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馬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