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7全國兩會專題報道>本網原創 本網原創
全國政協委員夏先鵬:因時而變,還世界造船大國“春天”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4日電(記者 照寧)“如今,國際船舶市場需求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我國具有競爭優勢的散貨船需求量急速下跌,而超大型原油船、超大型集裝箱船、液化天然氣船等雙高船型在整個市場需求結構中所占比重明顯提升。”全國政協委員夏先鵬經調研發現,自2015年至今,國際油價屢創新低,受此影響,海洋工程裝備市場成交創近10年最低水平。此外,我國船舶工業高技術船舶研發能力薄弱、更新速度緩慢、研發產品不適應市場快速變化等問題業亟待解決。
全國政協委員夏先鵬 網絡圖片
為此,夏先鵬委員建議,加快結構調整,利用云計算機、物聯網、導航系統,為船舶企業提供精準、高效物流服務,加快建立船舶融資租賃服務體系;加強船舶行業智能制造研究,加快推進船舶制造智能化進程,適應船舶發展新時代;船舶企業加強財務管理,積極調整財務策略,建立適應當前環境的財務管理系統及風險預警機制,加強對企業現金流的監控和管理,提高資金利用率,降低融資成本,控制匯率風險,從而有效應對市場變化;大型骨干造船企業在國內市場是龍頭,在國際細分市場也頗具競爭力,國家要扶持這些企業瞄準國際高端市場,利用海洋大國和航運大國的優勢,提升我國造船企業的整體實力;繼續加大船舶制造業從業人員的規范化和風險防范培訓,在全行業開展對國際新公約、新標準、新規范的培訓,以備應對國際新規則。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全國政協委員 夏先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