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7全國兩會專題報道>本網特稿 本網特稿
從保證“量”供應轉向滿足“質”需求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3日電(記者 王碩) “我認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要是農產品生產方式的轉變,就是要由保證‘量’的供應向滿足‘質’的需求轉變,由只管溫飽向追求健康轉變,核心是以生產綠色安全的農產品來保證中華民族生命健康的問題。”提起農業,全國政協委員董配永立即就打開了話匣子。
“這些年,過度的使用化肥、農藥已經讓我們付出了太沉重的代價。”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我國每年大約使用化肥6000萬噸、農藥337萬噸,分攤到18億畝耕地上,畝均分別是33.3公斤、1.87公斤;分攤到13億人身上,人均分別是46.15公斤、2.59公斤。
這樣龐大的數量不僅造成土壤生態受到破壞、農產品質量下降,事實已證明,對我們人類的健康也造成了嚴重威脅。“我們的一日三餐很難擺脫化肥農藥的危害,現在絕癥、怪病患者多發化、低齡化甚至群體化多發,與此有很大的關系。”
董配永認為,“必須站在民族生命健康的高度進行理性思考和大膽實踐,把檢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最好成果,落實到是否能夠生產出綠色有機產品上,最大效益體現在是否有利于億萬中國人的生命健康上。”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面對化肥農藥濫用帶來的惡果,這位從農村土地走出來的企業家,現在又回歸到農業中。
這些年,在黑龍江、在海南等地,他開辟出幾塊試驗田,“就是想看看恢復傳統農業,能不能在現代社會解決‘沒有化肥種不了地,化肥少了打不出糧’的痼疾’。”
幾年下來,董配永的試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土地的土壤重新變得肥沃起來,有機質含量提升;生產出的糧食產量并不低,與采用化肥的產量基本持平,有的還略高;因為優質優價,農民收入也不斷提高。”
帶著總結出的經驗,今年兩會,董配永再次將目光聚焦農業供給側改革。
“現在良好的政策環境、強烈的市場導向和成功的生產實踐,都為我們生產綠色有機產品提供了良好機遇。是我們下定決心,堅定信念,甩開膀子加油干的時候了。”
他建議,首先要以實施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有機肥替代化肥的試點入手,恢復和推廣傳統生態農業,從源頭上促進農業供給成果的生產方式向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轉變。
要提倡和鼓勵億萬農民、社會力量大力發展養殖業,收集好人畜糞便等有機肥源,搞好秸稈還田,加快生物有機肥的研制推廣步伐。
要提高綠色有機產品收購價格,激發農民生產積極性。“政府應該出臺政策,對施用農家肥的產品搞好全程監管,提高收購價格,讓農民覺得這樣種地有利可圖。”
此外,董配永還提出,要對目前國家財政對種地的補貼項目進行必要的調整,將某些農業補貼轉移到鼓勵農肥投入上,這樣,在不另外增加支出的情況下,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