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7全國兩會專題報道>本網原創 本網原創
“讓傳統文化賦予中國更多的精彩!”
“讓傳統文化賦予中國更多的精彩!”
——全國政協委員王小燕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3日電(記者 王卓 高峰) 每次采訪全國政協委員、舞蹈藝術家王小燕,記者能明顯感受到她身上的光芒。這種光芒不僅是她長期堅持舞蹈訓練的挺拔身姿帶來的,更在于她對文化藝術的執著勤懇追求,在于她對“文化服務于人民”理念的堅守。今年兩會,她帶來的建議,既跟自己的老本行相關,又不太相關,“我關注的不僅是舞蹈藝術,更是所有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
全國政協委員王小燕 網絡圖片
“今天的中國,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推進,在世界舞臺上閃耀出與眾不同的光芒,在不同的場合發出了強有力的中國聲音。看其背后,我們也深刻領會到文化在其中的作用。”王小燕對傳統文化發展的關注,已經持續多年,“中華文化是迄今為止唯一沒有斷流的文明,它綿延不息的生命力就已經說明,它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根’與‘魂’,它的璀璨已經穿越時空,賦予今天的中國諸多的精彩。”
一個在文化上能夠深遠走來的國家,必定會帶來不可估量的神奇力量。但在王小燕看來,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目前還面臨著不少的困惑。
“由于外界各種思想、思潮在互聯網上的出現,使中國傳統文化傳承在現代人身上出現了斷層,在功利化的社會背景下,成年人思想中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年青人的崇尚自我,學生家長的急功近利,對孩子做人的教育越來越來淡漠等,這些失德失范的負面新聞出現,就是傳統文化被邊緣化的一種體現。”
對此,王小燕建議,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中,要形成宣傳教育體系,加強文化陣地的建設。使優秀傳統文化通過課堂的教育陣地,社區的生活陣地,文藝的宣傳陣地得以把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得以傳揚,讓國民在優秀傳統文化中得以熏陶,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全社會形成傳統文化教育的良好氛圍。
因為自身就從事文化藝術工作,王小燕也深深感受到人才的匱乏帶來的諸多困難。“從事傳統文化研究的專業人才不多,專門的教育機構也匱乏,僅僅作為一種簡單的愛好傳播不夠深入,只是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識,對于傳統文化的傳承顯得會力不從心。”在她看來,推進傳統文化的研究工作,要建設優秀傳統文化研究基地,吸引更多學者的關注與研究,挖掘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刻內涵,使優秀傳統文化的研究不停滯,保持永久的生命活力。
傳統上,一臺表演所花費的資源是相對多的,但現代傳媒手段的豐富,卻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這種障礙,讓豐富的文化更“輕易”地走到群眾面前。針對這種發展帶來的便利,王小燕希望能充分利用。“希望能發揮現代傳媒技術在文化傳播中的巨大作用,擴大傳播范圍,增強傳播速度,提升傳播效果。尤其要重視現代傳媒的主體人群——年輕一代,盡可能地把他們納入到這一受教的范圍之內,讓優秀傳統文化更親近大眾,走近大眾,被大眾所接受。 ”
“在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中,通過結構合理,發展平衡,網絡健全,運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務,用各種載體更好地傳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王小燕希望,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能夠切實踐行在每一步,從而能讓所有群眾,都能在文化的浸潤中感受到滋養與成長。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傳統文化 全國政協委員 王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