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7全國兩會專題報道>本網原創 本網原創
不要讓“戶口鴻溝”成為難以翻越的一堵墻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3日電(記者 王泳) “你要是充分感受到網約車的便利性后,相信你不會再愿意回到以往在路邊苦等出租車的狀態。”3月3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法官協會副會長黃爾梅向記者介紹網約車的便利時,對出租車打車難的現狀也道出了不滿。
=全國政協委員黃爾梅 網絡圖片
黃爾梅曾有打車難的親身經歷。“下雨天,你要打出租車,左等不來,右等不來,急得要命。”她說,而網約車的出現,只要在手機APP上預約一下車就到樓下了,人們感受最深的就是網約車服務的便捷性。
2013年,網約車的出現,迅速打破了出租車市場的平靜。一年后,水面上的漣漪擴撒,形成一股浪頭極力沖擊著原有出租車市場。但是網約車的身份,因其不持有出租車營業牌照一直飽受爭議。
2016年8月,交通運輸部公布了《關于深化改革進一步推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和《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讓處于“身份不明”的網約平臺看到了曙光。
但接踵而來的消息給網約平臺潑了一盆冷水。2016年10月,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四地同步發布了出租車行業改革以及網約車管理實施細則征求意見稿。地方新規提出,網約車需本地戶籍、車牌,若外地車輛進入市場,則被視為擾亂市場秩序的“黑車”。
戶籍制度新政,將網約平臺話題置于社會聚焦之下。對此,地方政府對該條款的解釋是,為了保障乘客安全。佐證地方政府安全理由的案例此前出現多次,北京市海淀法院宣判的首起網約車交通案件也一度成為社會關注熱點。
“地方法規限制其他地區企業在本地運營,在情理、法理上有待商榷。”一直關心出租車市場新生態的黃爾梅向記者分析,將網約車納入管理,加強監管,各地政府出臺管理條例非常有必要,但因為不能因為一紙規定而約束、限制了新生態的良性循環。
“這樣既不符合鼓勵創新經濟的宗旨,也不符合社會公眾對出行的期盼。”黃爾梅直言,管理并不是要把這一新興行業管死,而是要讓其更加規范有序。
“在‘共享經濟’時代,不論外地、本地車輛,都有權分享市場的蛋糕。更重要的是,人們可以最大化分享網約車帶來的便利。”黃爾梅呼吁,各地政府出臺地方政策條例時,不要讓“戶口鴻溝”成為人們難以翻越的一堵墻。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戶口鴻溝 全國政協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