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眾說 眾說
珍惜話語權,發出好聲音
每一位政協委員的形象疊加在一起,就是政協的真正形象;每一位政協委員的話語權、影響力疊加在一起,就是政協的話語權、影響力。
“人民政協具有話語權、影響力,是不可替代的。”全國兩會召開在即,政協委員們從四面八方匯聚到北京,正是要行使話語權,議政獻策、共商國是。要發聲、要盡責,就要先想清楚:政協委員的話語權有什么特點?又如何用好自身話語權?
政協委員有自己的界別特點。無論是教育界、文化界、經濟界,還是民主黨派、工商聯、工青婦,他們都是各個界別的代表,要在政協的會議上反映界別的利益訴求,發出界別的議政之聲。每一個界別的聲音,都是一個社會群體聲音的匯聚;而這些聲音加起來,就是各個群體、不同人群組成的時代和聲。
全國兩會是中國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政協委員的話語,更會被放到體現“國家思想水準”這個標尺下衡量。說得好不好,說得到不到位,不僅關乎政協委員的國內形象,也對樹立國家良好國際形象、贏得更大話語權有重要影響。而從決策影響力的角度,因為更正式、更客觀地綜合了人民的聲音,政協委員能夠更直接地影響決策,推動社會進步。
雖然政協委員的話語可能不一定很“悅耳”、反映的問題也可能會“尖銳”,但前提是有話可說、實話實說。政協委員要投入更多精力和智慧,更好地運用自己的話語權。
第一,不僅要有專業聲音,而且要學會深入淺出。政協委員是各界別精英群體,都有所專長。運用專業能力參政議政,是最好最有效的方式。但是,專業語言與大眾語言是有距離的。只有深入淺出,用老百姓聽得懂、喜聞樂見的語言,才能打破專業屏障,放大自己的聲音。
第二,不僅要有尖銳諍言,而且要學會在全局中思考。政協委員必須說真話、說實話,不能說假大空的話,也不應該說過時話、過頭話。在“復雜中國”前面,每個人的認知都是有局限的。區域發展不平衡,任何事情不能一刀切;中外國情有別,不能原封不動照搬國外經驗。參政議政必須以細心掌握情況、了解背景為前提,才能做出盡可能正確的判斷。
第三,不僅要有前瞻性,而且要有可操作性。政協委員是社會各界別的杰出代表,觀念先進、視野開闊、思想深刻,但也有不少想法因為缺少相應的條件一時難以實行。所以,政協委員要學會處理好理想與現實之間的關系,學會理性發聲、準確發聲,以更有建設性的意見凝聚共識。
在第一次擔任政協委員之后,我把五年的政協經歷寫成了一本書:《我在政協這五年》。后來應邀去哈佛大學訪問時,沒想到在大學的圖書館里看到了這本書。我問管理人員,為什么采購這樣的書?他的回答非常有意思:我們更關注個案,通過一個人的窗口,可以看到一個世界。
其實,每一位政協委員,都可以看成是一個自媒體。每一位政協委員的形象疊加在一起,就是政協的真正形象;每一位政協委員的話語權、影響力疊加在一起,就是政協的話語權、影響力。在時代大潮中,政協委員應該永遠和人民站在一起,珍惜政協話語權,滿懷熱情地以理性智慧的話語,發出時代好聲音。
(作者為全國政協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話語 政協委員 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