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揭譚新善故意殺人案抗訴之路:有罪供訴存重大瑕疵
原標題:最高檢抗訴,“殺人犯”譚新善被宣告無罪
2016年8月15日,最高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譚新善故意殺人案,法院經再審,當庭宣告原審被告人譚新善無罪。
譚新善故意殺人案,究竟是一起什么樣的案子?最高檢為什么要提出抗訴?近日,記者采訪了最高檢刑事申訴檢察廳有關負責人。
譚新善被認定故意殺人
據介紹,2005年9月7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地區中級法院判決認定,2004年12月4日晚11時許,鄯善縣供熱公司第三供熱站原站長譚新善在該縣供熱公司第三供熱站院內,持鐵鍬打擊被害人金波致其死亡后,又將尸體放入鍋爐內焚燒,企圖毀尸滅跡。法院以譚新善犯故意殺人罪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
原審被告人譚新善不服,提出上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法院經開庭審理,于2006年7月3日作出裁定,撤銷原判發回重審。
2007年2月15日,吐魯番中級法院仍以譚新善犯故意殺人罪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譚新善再次上訴。
2007年12月3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法院作出終審判決,以譚新善犯故意殺人罪,判處無期徒刑。
譚新善仍不服,幾年內向有關部門多次提出申訴。2013年8月9日,譚新善之父譚某向最高檢提出申訴。經審查,最高檢刑事申訴檢察廳于2014年5月決定立案復查。2015年10月,最高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向最高法提出抗訴。2016年6月,最高法指令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法院再審。2016年8月15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法院對譚新善故意殺人申訴案經再審審理,當庭宣告原審被告人譚新善無罪,并予以釋放。
有罪供述得不到其他證據的印證
原審判決認定,譚新善曾作過多次有罪供述,并曾指認過犯罪現場,其供述與現場勘查筆錄、尸體檢驗報告及多名證人的證言之間能夠相互吻合。
“經復查,我們認為譚新善有罪供述的關鍵情節沒有得到相關證據的印證。”最高檢刑事申訴檢察廳有關負責人說。
這名負責人表示,譚新善供述實施殺人及焚尸行為的時間是2004年12月4日23時許,這個時間除了譚新善的供述外,沒有其他證據予以證實。
“譚新善供述的作案過程也得不到其他證據的印證。”這名負責人說,譚新善的有罪供述和指認現場筆錄均說,其是在第三供熱站院內,鍋爐房東側門附近的煤堆處,持鐵鍬拍打了被害人,之后將被害人拖進鍋爐房進行焚燒。同時,譚新善在有罪供述中還證實被害人的頭上有血。但是,現場勘查筆錄僅能夠證實在第三供熱站小鍋爐的渣箱內發現了一具被燒焦的尸體,不能證實第三供熱站院內的煤堆處及從煤堆處進入鍋爐房的路線上有拖拽痕跡,而且在這一區域范圍內亦未發現任何血跡。
這名負責人表示,譚新善在有罪供述中稱持鐵鍬自上往下拍打被害人,在將被害人打倒3到4分鐘后,用手探被害人的鼻息,發現被害人已經死亡,之后將被害人放入鍋爐中焚燒。但是,尸檢報告不能證實被害人曾經被鐵鍬擊打,關于被害人死后入爐的鑒定意見也存在較大疑問。“譚新善指認的鐵鍬不能認定為作案工具。”這名負責人表示,沒有證據證實公安機關扣押的鐵鍬與譚新善指認的鐵鍬是同一把。
有罪供述存在重大瑕疵
復查中,檢察機關發現,譚新善的有罪供述存在重大瑕疵。
“譚新善的有罪供述極不穩定。”最高檢刑事申訴檢察廳有關負責人說。
據介紹,譚新善在偵查階段形成的筆錄共有15份,其中有罪供述7份;此外,還有2份譚新善自書的自首書和1份指認現場筆錄。
“譚新善的有罪供述中存在諸多不合常理之處。”這名負責人介紹說。
——譚新善供述的犯罪動機不合常理。“譚新善稱看見被害人要跑,以為是到鍋爐房搞破壞的人或者是小偷,便用鐵鍬擊打其頭部一下,見被害人死亡后,為了不被人發現將尸體放進小鍋爐焚燒。雖然因發現鍋爐房進入外人而持械擊打的行為確有可能發生,但是,在發現人被打死后,便放入鍋爐內進行焚燒,卻是過于違背常理。”
——譚新善始終稱不知道被害人身份不合常理。“譚新善對被害人金波比較熟悉。在鍋爐房內的照明設備能保證正常工作需要的情況下,從發現被害人并將其打倒,到把尸體拖進鍋爐房,直至放入小鍋爐焚燒,在整個過程中,譚新善沒能認出被害人是金波,不合常理。而且,在其作出有罪供述的情況下,沒有隱瞞被害人身份的必要。”
——譚新善在殺人后的行為表現不合常理。“譚新善在有罪供述中始終稱實施殺人焚尸的時間是2004年12月4日23時許。在卷證據證實,譚新善在該時間后,馬上就外出找人打架,并在打架未果后與他人聊天,還在電話中談工作近45分鐘,這一系列的行為,與普通人殺人后的表現明顯不符,有違常理。”
證人證言不能作為定案依據
證人王軍的證言是原審判決認定譚新善實施了故意殺人行為的重要證據,除了譚新善的有罪供述,只有王軍的證言能直接證明譚新善的犯罪行為。
“經復查認為,王軍的證言不能作為定案的依據。”最高檢刑事申訴檢察廳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根據復查時了解的情況和調取的相關證據,檢察機關認為,王軍的相關行為,是為了通過檢舉他人獲得立功減刑的機會。“王軍證言證實的內容與譚新善的有罪供述之間存在較大矛盾。”這名負責人表示,王軍的證言與譚新善的有罪供述不能相互印證。
存在他人作案可能
原審認定譚新善實施了故意殺人行為的重要理由是,第三供熱站是一個封閉現場,犯罪嫌疑人應當是該站的七名職工之一,而這七人里面只有譚新善無法證明當晚的全部活動情況,并且譚新善在案發后表現異常。
“根據在案證據,不能認定第三供熱站是一個封閉現場。”最高檢刑事申訴檢察廳有關負責人說,一是按照封閉現場的觀點,無法解釋被害人是如何進入第三供熱站;二是在案多名證人證言均證實了在案發當晚,有人多次外出未鎖大門的情況;三是現場勘查筆錄證實,第三供熱站大門的鎖鼻處有一新的斷痕。
“雖然本案中被害人尸體出現的地點較為特殊,犯罪行為人熟悉第三供熱站環境和鍋爐情況的可能性較大,但是大量證據證實,熟悉第三供熱站環境和鍋爐情況的并不僅僅是譚新善等七人,在鄯善縣供熱公司工作的許多人員都具備這一條件。因此,依據現有證據無法得出除了第三供熱站的七名職工外,其他人沒有作案可能的排他結論。”這名負責人說。
最終,最高檢認為,原審判決采信的主要證據之間存在矛盾,不能相互印證,且真實性、合法性高度存疑,原審判決據以定罪量刑的證據不確實、不充分,原審判決認定的事實不能排除合理懷疑。所以,最高檢向最高法提出了抗訴。(徐盈雁)
編輯:楊嵐
關鍵詞:譚新善 供述 抗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