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金正男嫌犯29歲被稱"中年女子" 媒體:性別歧視
對“老女人”的歧視,其實包含著性別歧視與年齡歧視兩重含義,而后者又建立在前者之上。年長女性具有自身的獨特價值,它取決于學識、閱歷、人格、素養、成就,不依附男性而存在,不應受到歧視和貶低。女性真正的價值應該被看到,更應該被尊重。
近日,兩則行文間涉及女性年齡劃分界定的新聞在網上刷屏,引發女性集體吐槽。一則是某媒體在報道“金正男被殺”一事時,稱今年29歲的行刺者為“1988年的中年女子”;另一則是有網友翻出之前多篇媒體采訪歌手趙雷的文章,均稱其母因為“34歲老年得子”,故而教子甚嚴。這些讓人“驚掉了下巴”的字眼,透射出整個社會由來已久的針對女性的年齡歧視。
關于青年與中年的分界線向來莫衷一是,有聯合國版本、世界衛生組織版本、共青團版本等各個標準,而《現代漢語詞典》對于“中年”的詞條解釋為“四五十歲的年紀”,這更符合人們的認知習慣及約定用法。
然而,現實生活中,人們一般不會將40歲以下的男性稱為“老男人”,而“老女人”的年齡底線卻可以很低,并隨時可以視具體語境而不斷被擊穿。比如,這兩則新聞的網友跟帖中,夾雜著這樣的感慨:“這就算客氣的了,我是真的被人說過‘你這個1989年生的老女人還在裝嫩!’”所以說,無論你是20歲,還是50歲,都有可能會被對方蔑稱為“老女人”,而且這條“鄙視鏈”還可以無限延長——只要處于年齡數軸上數字更小的那一端,就有了鄙視對方的“資本”。年齡,成了攻擊女性最好用的“武器”。
為什么電視女主角都是注滿玻尿酸的僵硬臉?為什么女演員不斷地改小年齡?為什么美顏軟件火得一塌糊涂?為什么有些女性不磨皮不敢發朋友圈?只磨自己不磨閨蜜會導致反目?因為整個社會無時無刻不在提醒你:年輕才是王道。
正如英國學者約翰·伯杰的《觀看的方式》一書中所指出的那樣,在男權社會的傳統觀念中,男性操縱著凝視權力,女性被定位于被看者的角色,女人的形象是用來討好男人的,這就意味著,外在的美貌成了衡量女性價值的唯一標準,而美貌卻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衰減。同時,年長等于權威,年長的女性會使得男性失去本該擁有的威嚴和地位。所以說,對“老女人”的歧視,其實包含著性別歧視與年齡歧視兩重含義,而后者又建立在前者之上。
這些歧視影響著女性的擇偶選擇。一位剛滿25歲的女孩,才貌中上,卻被其貌不揚的31歲男友嘲笑:“你老了!女人超過25歲就過了保鮮期。你得知道感恩,要不是我肯要你,你早就成‘剩女’了。”
不僅普通人,即使是相貌出眾的女演員們也無法躲避歧視。劉強東與小他20歲的奶茶妹妹結婚,評論一邊倒,紛紛艷羨他“娶了下一代”,是“人生贏家”。林心如嫁了小她3歲的霍建華,王菲與小她11歲的謝霆鋒復合,網友卻組團去她們的微博下謾罵“老女人吃嫩草”。
在公共領域,年齡和性別更會對女性造成諸多不公。美國全國經濟研究所2015年的研究報告顯示,女性在就業方面受到的年齡歧視比男性更嚴重:與29~31歲的年輕人相比,49~51歲的年長男士收到的回訪要少18%,年長女性收到的回訪要少27%。另一項研究表明,年長女性在醫療上比年長男性接受的治療更差,結果對年長女性傷害更大。
性別與年齡的雙重壓迫,讓女性受到嚴重的傷害。要消除這種傷害,不僅作為既得利益者的男性需要從根本上改變態度,女性自身的看法也需要改變。年長女性具有自身的獨特價值,它取決于學識、閱歷、人格、素養、成就,不依附男性而存在,不應受到歧視和貶低。女性真正的價值應該被看到,更應該被尊重。
編輯:秦云
關鍵詞:金正男嫌犯29歲 中年女子 性別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