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百川奔流終歸海 同心筑夢正當時——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形成最大規模留學人才“歸國潮”
新華社北京2月22日電題:百川奔流終歸海 同心筑夢正當時--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形成最大規模留學人才“歸國潮”
新華社記者崔清新、崔靜、胡浩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
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各國綜合國力的競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明確提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戰略目標,加快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才制度體系,國家、地方和用人單位引才項目競相發力,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海外留學人才歸國潮澎湃而至。
創新正當其時,圓夢適得其勢。在億萬中國人民奮勇前行的重要時刻,廣大留學歸國人才用一個個人生夢、事業夢,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注入源源動力。
廣納天下英才 中國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吸引全球人才
捧著紅彤彤的國家科學技術獎證書,任曉兵欣慰自己做了一個正確的選擇--
2009年,作為第二批國家“千人計劃”專家,任曉兵毅然決定從日本回國,參與創建了西安交通大學前沿科學技術研究院,帶領一批青年科研人員矢志創新,在短短幾年內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2017年1月舉行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任曉兵主持的“基于晶體缺陷調控的鐵性智能材料新物理效應”榮獲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現在是在中國做科研最好的時代。中國有更大的舞臺,能提供更多的機遇和上升空間,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可以大施拳腳,實現更大的人生價值。”任曉兵說。
任曉兵只是無數留學歸國人才中的一個代表。統計顯示,自2008年國家“千人計劃”實施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引才項目累計引進高層次人才超過4萬名,引進教授層次人才數量是1978年至2008年引進總量的20余倍,帶動形成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海外人才回歸潮。
大量海歸人才釋放出巨大發展能量。目前,全國共有留學人員創業園300多個,入園企業2.4萬家,2015年技工貿總收入超過2800億元,6.7萬名留學人才在園創業。
不拒眾流,方為江海。
“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我們也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在歐美同學會成立100周年慶祝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振聾發聵。
“這是向天下英才發出的深切召喚和誠摯邀請,廣開進賢之路的集結號正聲動四海,廣納天下英才的中國風已吹遍全球。”中國留學人才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岳文厚說。
在這樣的感召下,大量學有所成的留學人才回國報效祖國,廣袤的中華大地上呈現出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勃勃生機。
--精英云集。國際著名的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單分子酶學的奠基人謝曉亮、百度首席執行官李彥宏……留學歸國人才中“星”光熠熠。相當一部分留學歸國人才來自美歐等科教發達國家知名高校、科研機構和跨國企業,具備較強的科研攻關和組織領導能力,為我國前沿研究、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據統計,目前國家重點項目學科帶頭人中,超過七成是海歸,大量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也是海歸。
--成果輝煌。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建成使用,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發射升空,使用中國自主研發芯片的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再次刷新世界紀錄……一批具有標志性意義的重大科技成果背后,承載著留學歸國人才的智慧和汗水;一系列我國原創性科研成果進入世界先進行列,特別是一些應用技術打破了國外封鎖壟斷,縮小了我國與發達國家的技術差距。
科技部的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國際科技論文數量穩居世界第二位,科技進步貢獻率增至56.2%,創新型國家建設取得重要進展。
--巢暖鳳來。隨著綜合國力不斷提升,我國對人才的吸引力愈發增強,顯示出強大的“人才磁鐵”效應。如今出國與回國人數比例已從2006年的3.15:1下降到2015年的1.28:1,且呈現人才加速回流態勢。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有專家預測,未來5年,我國將迎來“進大于出”的歷史拐點,我國將從世界最大人才流出國轉變為最主要的人才回流國,逐步成為國際人才競爭格局中的重要一極。
人才聚、事業興 為吸引海外高層次留學人才完善“頂層設計”
兩個月前,全球知名醫學雜志《自然·微生物學》發表了一篇來自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邵峰實驗室的研究論文,報道了嗜肺軍團菌效應蛋白LepB利用全新的磷脂酰肌醇激酶活性,在全球生命科學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一個實驗室何以能取得這樣傲人的成績?邵峰認為,關鍵是實驗室創建之初就比照國際科研機構模式運作,打破了傳統科研管理的預算申報、考評標準等束縛。
正是因為理順了體制機制,海外留學人才才能消除顧慮,如魚得水。幾年來,實驗室帶頭人、已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的王曉東銳意實行“科學家為主”的管理機制,實現了人才和科研機制上的大膽突破,成為國內科研機構改革的“試驗田”。
體制機制順,則人才聚、事業興。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力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向用人主體放權,為人才松綁,充分釋放人才的創新創造活力。
擘畫改革藍圖,布局改革路線。2016年,醞釀多時的《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正式出臺,改革大幕徐徐拉開。
“樹立全球視野和戰略眼光,充分開發利用國內國際人才資源,主動參與國際人才競爭,完善更加開放、更加靈活的人才培養、吸引和使用機制,不唯地域引進人才,不求所有開發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確保人才引得進、留得住、流得動、用得好。”這份意見著眼于破除束縛人才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障礙,解放和增強人才活力,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制度優勢,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國人才工作的重要指導性文件。
人才政策開放水平不斷提高,人才優待政策不斷落地。2013年,出境入境管理法及配套法規中專設人才簽證類別并正式啟用。去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外國人永久居留服務管理的意見》,對外國人永久居留服務管理制度進行全面改革和創新,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廣泛吸納世界各國優秀人才。各地也紛紛更新、細化人才居留、社保、戶籍、子女教育等便利措施,用貼心服務向海外人才敞開胸懷。
中組部人才工作局副局長唐永剛表示,黨中央高度重視、國家發展的歷史機遇、社會主義引才育才的制度優勢、廣大留學人才的愛國情愫,是形成新一輪海外人才歸國潮的重要原因。
尋覓人才求賢若渴,發現人才如獲至寶,舉薦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盡其能。近年來,有關部門出臺了一項項引才用才新舉措,讓中國逐步成為全球人才磁場。
國家“千人計劃”在深入實施中突出“高精尖缺”導向,積極拓寬非華裔外國專家申報渠道,已累計引進6000多名海外高層次人才。
不少地方和部門探索的柔性引才方式效果顯著:河南堅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在重大人才工程中單列計劃,從國內外柔性引進使用高層次人才5萬多人次、院士253人;江西建立76個院士工作站,柔性引進103名院士、800名團隊成員,形成“星期天工程師”“候鳥型教授”集聚景象……
棋落關鍵處,搶得制高點。“走,到中國去”“回到祖國去”成為新的風尚,中國正成為全球人才競相創新創業的沃土。
圓夢正當時 中國夢激蕩最大“海歸潮”
“有很多人問我為什么選擇回國,其實答案很簡單,我還年輕,我還想追夢。”剛到而立之年的朱想謝絕了法國一家研究所的職位邀約,回到國內創業。
在清華大學啟迪科技園的孵化器中發芽,在國家政策的引導扶持下壯大,朱想和朋友們共同創辦的移動醫療平臺如今已擁有數百萬用戶,收到了上萬份感謝信。在他看來,快速發展的中國為很多歸國留學生夢想的實現提供了絕佳的土壤和平臺。
優惠的政府政策、全球最活躍的經濟、快速發展的高新產業、持續投入的科教事業、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以及海內外“人才、項目、技術、市場、資本、場地、服務”全面對接的平臺,正吸引越來越多海外學子歸國追夢。
國外媒體評價,全球沒有哪個國家像中國這樣重視、這樣大規模、這樣專業化地吸引人才回國。
“現在,海歸回國主要是被‘吸’回來的。”中國歐美同學會副會長王輝耀說,隨著綜合國力不斷提升,中國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靠近世界舞臺中心,也比以往任何時期更有條件、更有能力吸引全球人才。
詹天佑、茅以升、錢學森、鄧稼先……縱觀歷史,一批又一批莘莘學子赴外求學、歸國興邦。
今天,除了擁有前輩們的愛國之情、強國之志、報國之行,吸引大量海歸人才歸來的,還包括自我價值與個人夢想的實現。
2003年畢業于英國帝國理工醫學院的武寧回國后在上海創辦了國內較早的免疫細胞治療公司,大力引進國際免疫細胞治療技術并率先臨床應用。他深有感觸:“個人夢想的實現與國家夢的實現緊密相連,能夠把自己的名字寫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史冊上讓人生出崇高的使命感。”
文明交流互鑒,首先是人的交流互鑒。
據統計,僅2015年,來華留學人員總數達到近40萬人,比2014年增長5.5%,其中,韓國、美國、泰國、印度和俄羅斯居生源國前五位。同年,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52.4萬人,比2014年增長13.9%。數據顯示,出國留學人員回流速度在不斷加快。
我們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更加注重學習吸收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同世界各國相互借鑒、取長補短。2012年12月,與在華工作的外國專家代表座談時,習近平總書記的一番話,體現了一個大國自信與包容的發展觀。
然而,在全球競爭中發展成一個人才大國、人才強國,仍需下更大決心、更大力氣。一份面向全國200多所高校的問卷調查顯示,“編制過死、編制偏緊”是人才管理中面臨的最突出問題。從人才發展上看,經過多年努力,我國人才隊伍建設取得巨大成就,但還存在體制不順、機制不活、布局不優、效率不高等困境,破解這些“瓶頸”,唯有堅定不移地深化改革。
尚賢者,政之本也。
當前,中國正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更加需要敞開胸懷,廣開進賢之路、廣納天下英才;更加需要充分發揮人才第一資源作用,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和創造潛能,增強人才引領創新發展的內生動力;更加需要探索建立符合科研規律體現人才價值的評價和激勵機制,健全引才法規制度體系,暢通人才回國通道……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開放的中國正鼓勵和吸引著優秀海外人才將個人夢想融入國家夢想,為“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國夢的實現匯聚力量。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那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光榮而偉大的事業,是光明和燦爛的前景。一切有志于這項偉大事業的人們都可以大有作為。只要廣大留學人員同人民站立在一起、同人民奮斗在一起,就一定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書寫出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歷史的絢麗篇章!(完)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十八大以來 最大規模 留學歸國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