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圖國企民企·圖
福州“向海”提速
建設濱海新城:福州“向海”提速
中新網福州2月19日電 (記者 龍敏)新年伊始,福州再度放飛一個“向海而興”的夢想。
近日,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項目、中國東南大數據產業園研發樓二期項目、中國VR中心暨技術教育培訓中心項目等5個項目同時動工,標志著福州濱海新城正式拉開建設大幕。
面向大海,再續夢想。福建省委副書記、福州市委書記倪岳峰表示,建設濱海新城,推動福州從知道海的城市向真正的濱海城市跨越。
擁有2200多年歷史的福州城,伴海而生,因海而興,拓海而榮,是一座參與締造“海上絲綢之路”光榮與夢想的輝煌港口城市。
然而,福州中心區域的地形是典型的河口盆地,四周被群山峻嶺環抱,東有鼓山、西有旗山、南有五虎山、北有北峰,閩江穿城而過,形成“枕山、面海、襟江”的格局,經濟發展受有限陸地資源的制約。
事實上,隨著陸地資源的日益減少和人口的不斷增長,發展的眼光必然轉向海洋,向海洋開發的深度和廣度進軍。
統計數據顯示,福州擁有遼闊的海域、綿長的海岸線和豐富的海洋資源,海域總面積10573平方公里,約占國土面積46%;海岸線總長1310公里,占全省四分之一。
新加坡規劃之父劉太格博士上世紀80年代中后就來到福州,參與了當時的福州城市規劃。時隔20多年再次參與福州空間發展戰略規劃,他認為,福州臨海,把長樂最濱海的地塊適度開發、建設濱海新城,非常合理。
盤點近4年來,國務院先后批準“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自由貿易試驗區等發展規劃或試點方案,一攬子先行先試政策疊加,已使福州成為中國優惠政策最多的城市之一。
但無論是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自由貿易試驗區、國家級生態文明試驗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還是建設國家級新區,海洋優勢都至關重要。
據統計,截至“十二五”期末,福州海洋經濟總產值達2928億元(人民幣,下同),增加值達1173億元,占全市GDP的20.88%。
2016年11月,福州市官方印發《對接國家戰略建設海上福州工作方案》,勾勒出“一軸串聯、四灣聯動、全域共建”的大發展格局;并梳理出了195個海洋經濟重點項目清單,僅2016年、2017年兩年必須實施的就有152個,通過一個個項目推動,把福州港打造成為東南沿海國際航運樞紐大港。
伴隨著著濱海新城的動工開建,在區位優勢、環境優勢、政策優勢的加持下,福州“向海”更將邁入快車道。
劉太格說,濱海新城有海岸,未來的功能定位是商貿、休閑、研發;同時有港口,也就有物流、產業,實現產城、港城聯動。
建設濱海新城,福州市官方注重挖掘創新源泉,布局新興產業,推動新能源、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VR等一批新興產業崛起。
福州高新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黃忠勇介紹,2017年,福州濱海新城將實施69個重大項目,總投資超1500億元。其中,規劃類3項、征遷類4個項、城市路網類7項、港口碼頭類2個項、鐵路(軌道)類2項、機場類1項、市政設施類6項、公共配套類12項、產業類將動工或掛牌入駐32個項目。
具體而言,打造海洋經濟是重中之重。松下港區將實施提升改造,把松下港區功能由生產碼頭調整為生產生活碼頭,并新規劃建設3個游輪泊位和240個機動艇及帆船碼頭;三營澳漁港將與百戶澳漁港整合,并進行改造提升。
簽約入駐的武漢灣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暉認為,建設濱海新城,福州“向海”提速,將推動海洋經濟進一步集聚,加快打造成為國際化、世界級的高端產業基地。
大海,總是充滿著憧憬和希望。依托濱海新城加速實施藍色戰略,福州正以一種前所未有的開放姿態,劈波斬浪,駛向更深更廣闊的蔚藍世界。(完)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福州 濱海 新城 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