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園難、入園貴問題得到一定緩解。”在重慶市政協四屆五次會議大會發言現場,楊浪浪委員代表市政協科教文衛體委員會提出關于推進普惠性學前教育工作的建議。市政協科教文衛體委員會專職副主任李鵬告訴記者,“普惠性學前教育”堪稱他們的2016年度工作“熱詞”。新的一年,如何為重慶推進普惠性學前教育工作再燒“三把火”?政協委員們紛紛出新招,繼續謀良策。
投入:明確重點,細化扶持政策
“要將農村普惠性幼兒園作為投入重點,重視農村普惠園的標準化建設和教師待遇的提升。”李靜委員在市政協全會期間呼吁。此前,市政協科教文衛體委員會在調研中發現,市財政性學前教育經費占財政性教育總經費比重為3.3%,難以滿足普惠性學前教育改革發展需求。為此建議:逐步提高各級財政性學前教育經費在同級財政性教育經費中的占比;通過專項資金等方式對普惠性學前教育給予支持,新增教育經費特別要向經濟薄弱區縣和農村傾斜;適度提高普惠性幼兒園財政補助標準,保障普惠性幼兒園正常運轉。
建設:規范管理,強化辦園監管
2016年8月,重慶市某小區配套幼兒園因租賃糾紛造成該小區幼兒無法就近入園。這并非個例。
“部分開發商或物業公司直接或變相大幅提高場地租金,使辦園成本逐年增高,而受限于產權等問題,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無法有效參與協調,繼而影響辦園秩序。”陳忠榮委員對此深感憂慮。他提出,制定出臺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管理辦法,將新建小區配套幼兒園納入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和公共設施建設規劃,與住宅小區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交付;強化幼兒園辦園行為的監管,增強幼兒園辦園連續性和穩定性。
市政協科教文衛體委員會建議認為,新建小區配套園應嚴格作為公共教育資源,由政府統籌開辦公辦幼兒園,或委托辦成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相關政府部門要對已建成小區配套幼兒園的場地租金進行指導或限價,規避由開發商單方面決定,確保小區配套幼兒園向普惠性幼兒園發展。
師資:加強保障,確保隊伍穩定
“按照教育部《幼兒園教職工配備標準》,我市尚有1萬左右的幼兒教師缺口,在實施‘二孩’政策后,缺口將進一步拉大。”李鵬介紹,不僅數量不足,而且由于大量非在編教師和民辦園教師待遇偏低,導致教師流動性較大。為此,市政協科教文衛體委員會建議:進一步加大對普惠性幼兒園教師的培養力度,增加免費師范生定向培養數量,提升幼兒教師學歷水平和保教能力;不斷縮小公辦園編外與在編教師的待遇差距,對民辦幼兒園依法保障教師待遇情況加強監督,規范民辦幼兒園教師工資待遇及社保,確保幼兒園教師隊伍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