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胡竹峰:沉迷在中國傳統(tǒng)文學(xué)深處
先秦人作文,霸氣十足,凌駕一切之上或超脫一切之外,可惜時代遙遠(yuǎn),今時讀來,行文難免艱澀,不易見微知著。我大量接觸先秦文章是近年的事,那些文字像刻在青銅鼎側(cè)的銘文,彌漫著甲骨卜辭的神秘,已不能用典雅古舊之類的話來評介了。
漢賦濃墨重寫,字字斟酌便句句游戲。漢賦的刻意鋪排,就是文人的游戲。漢朝文藝多有凝滯的空氣,好像大家在公共場所賦詩飲酒一般,手腳放不開,寫來寫去,都是應(yīng)酬之作。漢賦是種名氣很大的文體,讀它的人卻不多,因為空洞無物。空洞不可怕,空洞自有回聲,無物讓文章少了落腳點。
漢賦過于苦心經(jīng)營,一到魏晉,中國文字之狡兔逃出牢籠,撒腿就跑。有一回周作人為沈啟無寫硯銘,錄的是庾信《行雨山銘》四句:樹入床頭,花來鏡里,草綠衫同,花紅面似。寫完之后,周作人說:“可見他們寫文章是亂寫的,四句里頭兩個花字。”廢名也說六朝文是亂寫的,中國文章,以六朝人文章最不可及,所謂生香真色人難學(xué)也。
讀唐宋文章,得氣、得神、得意、得味,更多是得法——文章之法。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韓愈作文多為人詬病,但他下筆的法則,是取之不盡的金庫,可供后人成百上千年揮霍。如果說明清小品如中年男人庭前望月,那么唐宋散文就像老年儒士倚天論道。任何一個寫作者,在明清與唐宋之間游走學(xué)習(xí),自有風(fēng)動枝頭的旖旎,也有盤根縱橫的高古。
明清人作文,以清冷優(yōu)雅的目光,刻意抵拒喧囂與世俗,雖無灼灼之姿,卻有泠泠之態(tài)。也因為過于表現(xiàn)超塵脫俗,很多作品缺乏生命的質(zhì)感。讀明清小品,好歹知道了性靈的重要,也就是說文字要活,更讓我明白散文是有很多種寫法的。讀唐宋古文,慢慢懂得了厚味,懂得了學(xué)識與見解比才氣更重要。
民國文章呢,民國文章的中國筆墨是張大千摹本敦煌壁畫。
據(jù)說倉頡造字,大地顫抖,夜游的鬼魂在暗處哭泣。
漢語是我心中最優(yōu)美的語言,這是屈原的語言、司馬遷的語言、三曹的語言、李杜的語言、陸游的語言、蘇東坡的語言、曹雪芹的語言,她以博大的心胸,溫暖的愛意,優(yōu)雅的姿態(tài)把一切從紙頁間傳遞出來。中國文字真可以寫出美的意境,“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水何澹澹,山島竦峙”,“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嘶”,都令我喜悅。
迷戀漢語的傳統(tǒng),是一種心愿和情懷。漢語給我日常生活增加了寧靜與深度,在漢語世界封山閉關(guān),是美麗而誘人的。我希望手中的筆可以慢慢抵達(dá)漢語的內(nèi)核,踏上“五四”的臺階,輕輕推開明清的大門,然后進(jìn)入唐宋的庭院,穿越六朝魏晉的過道,來到秦漢的后室,我希望這一生可以走進(jìn)先秦的宮殿。
身前薄霧如紗,點點星光在頭頂閃爍,身后大海遼闊,明月之輝滟滟隨波萬里。遠(yuǎn)古的先民睡了,松枝火把掩映下的木屋,忽明忽滅,巨大的靜穆下,夜空如洗,只有筆劃過的聲音,畫出:禹治水、敕勒歌、文煩簡有當(dāng)、地險、史記世次、白公詠史、裴晉公禊事、黃紙除書、唐人重服章……
作者:安徽作家、人民文學(xué)獎獲得者 胡竹峰
編輯:邢賀揚
關(guān)鍵詞:胡竹峰 中國傳統(tǒng)文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