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水利科技創新取得重大進展
圍繞國家水安全保障科技需求,水利部統籌組織行業內外優勢科研力量,組織實施了一批國家級和省部級重大科技項目,取得一批重大創新成果。在近日召開的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4項水利成果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
據悉,在國家科技獎獲獎數量大幅壓縮的情況下水利科技成果連續三年(2014、2015、2016)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標志著我國水利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支撐水利改革發展的能力不斷加強。
記者了解到,河海大學王沛芳教授主持完成的“生態節水型灌區建設關鍵技術及應用”榮獲2016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該項目針對我國農業面源污染防控和水資源節約重大需求,創建生態節水型灌區建設理論方法體系,構建節水減污和面源防控四道防線系統,成果廣泛應用于灌區規劃設計和建設運行中,取得了重大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效益。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賈金生教高主持完成的“高混凝土壩結構安全關鍵技術研究與實踐”和劉之平教高主持完成的“長距離輸水工程水力控制理論與關鍵技術”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高混凝土壩結構安全關鍵技術研究與實踐”項目圍繞高混凝土壩結構安全核心問題,研發了混凝土壩真實性態仿真平臺,形成安全優質高效建設成套技術,解決了高混凝土壩施工期開裂、運行期高壓水劈裂和性態預測誤差大等難題,成果為三峽樞紐和錦屏一級、小灣等300m級特高壩工程的成功建設做出重要貢獻,為南水北調工程丹江口大壩的加高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
“長距離輸水工程水力控制理論與關鍵技術”項目建立了長距離輸水系統水力仿真與控制理論方法,揭示了復雜流動水力瞬變機理和演變規律,成果已應用于引黃濟青、引黃濟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京石段等工程,為我國長距離輸水系統安全、穩定、高效運行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
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胡少偉教高主持完成的“復雜水工混凝土結構服役性態診斷技術與實踐”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實現了水利行業國家技術發明獎的新突破。該項目研制了復雜水工混凝土成型期核心性能測試裝置,開發了復雜水工混凝土成型后結構受力性態精確模擬裝置與系統,發明了成型后損傷斷裂全過程精細化測試技術,建立了結構服役過程安全評定集成平臺。成果應用于南水北調、錦屏一級、溪洛渡等112個重大水利水電工程,取得明顯成效。
水利部國際合作與科技司負責人介紹,水利部積極參與國家科技計劃管理改革和任務部署,制定印發了《水利部關于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加強水利科技創新的若干意見》,提出了全面推進水利科技體制改革,加強水利科技創新的政策措施。全面加強“十三五”水利科技創新頂層設計,編制完成了《“十三五”水利科技創新規劃》。會同科技部等有關部門,制定并發布了《國家水安全創新工程實施方案(2015-2020年)》,全力構建保障水安全的科技創新服務環境。
水利科技需求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得到高度重視。據了解,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水資源高效開發利用”重點專項已正式啟動實施。“重大自然災害監測預警與防范”重點專項實施方案通過論證,即將發布申報指南。4個公益性科研院所充分發揮基本科研業務費作用,圍繞行業基礎性、支撐性、應急性科研工作需求組織科研項目。“十三五”重大科技項目立項取得突破,為今后一個時期組織開展水利重大科技問題研究奠定了堅實基礎。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水利 科技 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