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中國詩詞大會:立足傳統文化是原創綜藝的突破口

2017年02月08日 14:32 | 來源:新京報
分享到: 

文化益智節目的形式、傳統詩詞的內容是《中國詩詞大會》最大圈粉點。其實,對于制作益智類節目,央視經驗豐富。盡管在綜藝真人秀席卷各大衛視的浪潮下,央視難免跟風卻反響不佳,《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乃至《中國詩詞大會》,卻幫助央視完成了綜藝上口碑和收視率的雙雙逆襲。

制作益智類節目,央視經驗豐富

自正月初二于央視一套開播的《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在昨日落下了帷幕,來自復旦附中的才女武藝姝奪下冠軍。雖然賽事暫告段落,然而其引發的探討卻遠未結束。這檔在去年首播時曾被視為收視黑馬的節目在這個春節期間以刷屏之勢席卷各大媒體,給觀眾們帶來了眾多期待。

作為一檔大熱的電視節目,《中國詩詞大會》有無數個圈粉的理由,最重要的兩個大概是文化益智節目的形式和傳統詩詞的內容。對于如何制作一檔成功的益智類節目,央視可謂成竹在胸。80后、90后們一定記得《正大綜藝》、《三星智力快車》、《開心辭典》等一批曾紅遍全國的央視益智類節目。《正大綜藝》“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的節目口號、《開心辭典》主持人王小丫“請聽題”的臺詞,都幾乎成為了一代人的集體記憶。然而隨著地方電視臺的興起,以及海外綜藝節目的涌入,這批曾被視為“王牌”的節目停播的停播、改版的改版,終歸免不了曲終人散、明日黃花的命運。在文化益智類節目被束之高閣的同時,是娛樂綜藝節目的大舉入侵,大大小小良莠不齊的娛樂綜藝節目風靡大小熒屏,央視也未能免俗。

娛樂綜藝本身沒有錯,這類節目迎合了電視臺商業化的趨勢,在一段時期內為電視傳媒帶來了空前的繁榮。然而在這場娛樂化的賽跑中,央視的形象和定位注定這樣的嘗試只能不溫不火。隨著視頻網站的興起,網絡綜藝如同潮水般撲打向了曾經火爆的電視綜藝市場,后者則毫無招架之力——這并非商業資本或創意之爭,而是媒介的更迭、是時代的變遷。

滿足觀眾對綜藝多樣化的需求

當下,購買版權幾乎是電視綜藝的唯一模式,因為承載了太多利益訴求,多數節目早已負擔不起傳承文化的使命。即時消費的娛樂綜藝,最終幾乎都走向同質化競爭的困境。在這樣的情況下,以《中國詩詞大會》為代表的一批文化類節目卻殺出重圍,以內涵搏出了收視率。

很多觀眾會以為《中國詩詞大會》是一個新節目,事實上,這個節目歷經了多年的發展已經相當成熟了。雖然《中國詩詞大會》剛完成第二季的播放,但這個節目系列則可倒推至2013年首播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在這檔節目獲得成功后,央視在2014年再接再厲推出了《中國成語大會》。吸收了前兩檔節目的寶貴經驗后,2016年,《中國詩詞大會》第一季由幕后走上了前臺。單從收視率而言,這三檔節目都相當成功。不過它們最大的成功并非在收視率,而在于,這三檔節目樹立了一個新的風向標,喚醒了觀眾、特別是年輕觀眾們對于我們自己的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雖然綜藝節目在國內持續火熱,然而卻始終無法回避一個問題——原創性,最火的那些節目怎么大多都是國外買來的?《中國詩詞大會》給出了一個強勢的回答:應運自民族歷史和傳統中的美。節目中的參賽者來自五湖四海、有著不同的生活經歷和教育背景,唯一共同的是對于傳統詩詞魅力的歡喜。這樣的歡喜也影響到了屏幕外的觀眾們。無獨有偶,2016年底在黑龍江衛視播出的明星讀信節目《見字如面》同樣創造了口碑和收視的神話。由這兩檔節目在近期引發的熱議說人文類節目重回視線中心還為時尚早,然而它們確實能顯現一些趨勢以及觀眾對于綜藝內容多樣化的需求。

《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雖然已經結束,然而它吹拂而過的人文智慧與古典美卻絕不會散去。這股春風的意義不僅是給綜藝節目行業注入一股清流,讓日益膠著的競爭局面有了新的可能性。另一層面上,它以最樸素真誠的方式展現了大眾媒介應有的責任——展現前人智慧,傳承本國文化。

陸正韻(北大中文系碩士)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中國詩詞大會 傳統文化 原創綜藝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一区日本道 | 在线国产欧美精品123 | 久久精品视频重口 | 色综合伊人丁香五月婷婷综合缴情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狼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五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