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最政協 最政協
宜春市袁州區政協創新履職平臺彰顯委員活力
“委員之家牌子不大、意義很大,地方不大、作用很大?!边@是宜春市袁州區政協主席孫智紅對南廟鎮政協委員活動組“委員之家”的評價,像這樣的“委員之家”在全區分布著47個。
針對區政協一直設立有政協聯絡辦,而鄉鎮街道沒有聯絡站的情況,新一屆區政協協商決定在全區建立“委員之家”微信群、微信公眾平臺和鄉鎮街道政協委員之家,同時設立的還有社情民意反映平臺、委員公益事業活動平臺和企業家委員聯誼平臺,以加強委員與委員、委員與黨委政府及其部門單位的更多協商聯系與交流溝通,減少季委員、年委員現象,這一舉措是袁州區新一屆政協積極拓寬委員履職平臺、以彰顯委員發揮主體作用的創新之舉。
去年10月下旬,在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區政協在全區各鄉鎮街道(辦事處)全面設立政協委員之家。區政協又在城區街道和委員多而集中的單位(比如中小學校、各大醫院)創建政協委員之家,設立政協委員之家議事(接待)室,定期組織委員聽取群眾意見,參與社區議事。這既是將政協履職平臺延伸到基層的積極探索,也搭建了一個政協委員密切聯系社區群眾,進一步反映社情民意的平臺。
短短2個多月來,全區283名政協委員按照區域和界別被納入各政協委員之家,區政協通過設立的委員之家,全面推進了新一屆政協委員的聯絡聯誼工作。據了解,僅2個月的時間,通過各政協委員之家這個平臺就開展了26次不同形式的活動,約談走訪群眾80人次,收集社情民意64條,推動解決了如醫藥工業區周邊治安問題、中心城區控違、文明城市創建和珠泉街道塔下社區存在危險邊坡等多名群眾反映的問題。 (易戰)
編輯:薛鑫
關鍵詞:宜春市袁州區政協 履職 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