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春節賬單 看一看這個春節你花了多少錢

2017年02月04日 10:09 | 來源: 三秦都市報
分享到: 

春節長假剛過,節日期間的開銷自然成了同事之間、網友們熱議的話題。往返路費、紅包、壓歲錢、年貨禮品、同學聚會、旅游花費……網友曬出的一連串賬單,讓人不禁感慨,如今的春節簡直就是“春劫”。

記者調查的數據顯示,春節期間的消費,70后多花在家庭上,80后多花在應酬和送禮上,而90后大都花在旅游和玩樂方面。

在今年的采訪中記者獲悉,除了這些禮尚往來的常規開支,微信紅包也成了人們春節開支的一項重要賬目。根據微信2月2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僅大年三十這一天,全國共收發微信紅包142億個。不少網友也因此感慨,社會的飛速進步,也讓人情交往成本成倍疊加,原本闔家團圓的節日如今成了“每逢佳節被吸金”。

1 旅游花費成過年主要開支

人物:90后李冰春節花費:3629元

雖說置辦年貨、闔家團圓是春節的傳統習俗,但隨著時代的進步,不少人的新年早已悄悄地從年貨變成了美食,新衣變成了旅游新目的地。

90后的李冰是個標準的朝九晚五白領一族,在西安高新區上班,今年是她參加工作的第三年,也是她沒有回家過春節的第二年,和大部分人一樣,她選擇了旅游過春節。在她看來,旅行過年肯定是以后的趨勢,辛苦一整年,旅游也能徹底地放松一下自己。

“我剛參加工作,也沒有成家,基本屬于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所以春節的花費相對簡單,就出去旅游花了點錢。”李冰說。

打開她的春節賬單,項目很簡單,主要就是旅游的機票、車票和吃住行的費用,“因為時間倉促,今年就選擇了比較近的目的地,選了一個安靜的海島,自己去度個假。”李冰在臨放假的時候,買了一張飛寧波的機票。

“春節旅游總共也就花了不到3000元吧。”李冰說,臘月二十九晚上出發,大年初三回來,4天時間,往返機票:800元;中間高鐵+汽車票:465元;上島往返船票:200元;住宿:509元;吃飯:300元;其他花費:200元,還有買衣服1000元。

“因為過節,我選的是比較冷門一點的島嶼,人很少,就為了躲個清靜,基本沒有購物的環節,所以整個旅游開銷就是機票車票等吃住行的費用。”李冰一一核算這些花費,加起來也才不到3000元錢。

“現代人的消費觀念都在變化,與其把錢都花在置辦沒用的年貨上,禮尚往來的請客吃飯上,不如在外頭旅游悠閑清靜,自己也開心,選擇過年不外乎就是吃吃喝喝走親訪友手機搶紅包,沒有意思。”李冰告訴記者,而且她父母過年也都出去玩了。

除去這些旅游的花費,李冰在春節里其他的開銷都基本為零,“父母還沒退休,往家里拿錢他們也不要,反而還會給我錢,所以我春節的花費基本都是圍繞自己。”李冰說。

2 送禮占據花費的一大半

人物:80后成彬春節花費:7800元

相較于李冰,35歲的成彬春節里各項開銷預算都復雜得多,對于才結婚不久,工作又處于上升期的他來說,過年是讓他內心有些忐忑的。

“過年基本就是過錢。”自從結婚以來,幾乎每年他都有這樣的感慨。

成彬是一名公務員,家境較好,結婚之后,生活也過得順風順水,過年花錢雖說理所應當,但在他的眼里,“都不知道錢都花在哪兒了。”

成彬手里同樣記了一本賬,“置辦年貨1000元,給父母2000元,零食水果300元,帶家人看城墻燈展500元,壓歲錢1000元,給親戚朋友送禮3000元。”成彬說,這些還都是比較大的花費,一些細節的花費都來不及算。

從正月初一開始,成彬兩口子的悠閑假期就像上了發條一樣忙碌起來。“一般都是上午拜年,過午就不出門了,我家親戚不算多,但一家送些禮盒酒水什么的,酒我買的都是一樣的,288一瓶,一共買了6瓶,一家親戚少說也得有三四百塊錢的禮錢。送禮花的錢就占了新年花費的一大半。”

等到初二,成彬更是一刻不得閑,“家里人想去看燈展,趕在下午之前,我就在網上提前定了5張燈展門票,一張100元。”

除了這些大的開支,成彬翻著賬單,“給朋友孩子的壓歲錢200,給弟弟孩子的壓歲錢200,還有給朋友同事發的紅包一兩百,一千元錢一下子就沒有了。”成彬說,到初四初五,同學聚會又開始了,一頓飯少說也得五六百,錢花的莫名其妙,根本不知道怎么就沒有了。

“雖然該花的也都去花,但在我眼里,其實現在過年,年味越來越淡了,但人情支出卻是越來越多,其實過年無非是圖個開開心心,所以我覺得無論孝敬父母也好,走親訪友也罷,都應該實在一點,感情交流有時候會比禮物往來更貼心。”成彬說。

3 老人孩子是消費主體

人物:70后陳珂春節花費:2000元

對比起來,40歲的陳珂新年賬單要單調許多,主要都是圍繞家庭。

直到臘月二十九這一天,家住長安區的陳珂女士才感受到了春節真的臨近了。即將過去的一年讓她感覺整日都在忙碌:丈夫常年出差,家務事全部被她包攬,每天還要接送面臨高考的大女兒上晚自習和補課班。

人到中年后,陳女士一天比一天感受到肩上的重擔和責任。“公公在老家照顧患病的婆婆,以前辦年貨的責任全落在我們的身上。”陳女士說。

“過年主要是食材和衣服的采買。我和丈夫可以將就一下,但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卻不能馬虎。過節就是讓他們高興嘛。”陳女士扳著手指給記者算:臘月二十九這天,自己和丈夫一大早出門,在菜市場上將蓮菜、木耳、調料、牛肉、水果和時令蔬菜等全部備齊。

下午,兩人又在當地服裝市場,給雙方的母親都購買了紅棉衣。陳女士的公公在電話里叮囑兒子兒媳,自己去年那身新衣服今年仍然可以穿著過一個年的,主要是給老伴和親家母要準備新衣服,“兩個人都有病,過年穿新衣服,舊貌換新顏,希望來年有個好兆頭。”細心的丈夫還是決定把自己入冬前買的那件有些肥大的羽絨服送給父親,“就說是兒媳婦買的。”備齊這些年貨,一共花了2000元。

4 微信紅包成春節開支重頭戲

年三十,全國收發紅包142億個

而在今年春節,除了旅游、年貨、送禮這些常規的開支以外,微信紅包也占據了春節開支的一大部分。在微信2月2日發布的《2017微信春節數據報告》顯示,除夕至初五,微信紅包收發總量達到460億個,同比去年增長43.3%;僅大年三十這一天,全國共收發微信紅包142億個,除夕零點微信紅包發送達到峰值,每秒收發76萬個。

盡管此前阿里和騰訊均表示將淡化今年春節期間的紅包大戰,但手機搶紅包已經成為人們過年的“新年俗”,并且被廣泛使用。

“我是做生意的,生意伙伴之間發紅包既是聯絡感情,也表示祝福發財的心意。因為大家對這個都很講究也很在乎,所以是必須要發的。”在西安做石材生意的李杰告訴記者,前兩年大家都是相互發個6.66元、8.88元、9.99元意思到了就成,今年起步就是66.66元,最時尚的是199.99元。“我有近700個網友和客戶。如果不是相互轉發,這筆紅包開銷就是上萬元。”

“春節前我們家族建了個親情微信群,剛開始我感覺這個挺好的,既能抱團又能方便聯系。群里孩子們最活躍,每晚嚷嚷著玩紅包接龍,就是大人們發紅包,10元6個包,誰搶的紅包最大,誰就接龍給群里繼續發紅包。”寶雞鳳翔縣的周健告訴記者:群里的親友公認我生意做的大,應該是“土豪”,所以熱場、暖場及休息時,自己都是當仁不讓的替補。“我就只能發,也不好意思搶。春節把3000元都扔進去了。”

除了在親友群里發紅包之外,周健還主動被動地加入了許多群。“平時群里也會發個紅包,大家搶的時候馬上就有了話題。”在周健看來,他所在的群,在春節期間幾乎全線飄紅,每個群里都在開展搶紅包活動。

“你不參與就顯得不合群;搶了不發別人會對你有看法,你發的小了馬上會招來一片噓聲。”春節結束后,周健盤點自己微信錢包,發現數目少了1000元。“原來發個一分錢的紅包,最多被網友調侃為浪費流量,過年發5元錢的紅包,人家搶了,馬上送上一個白眼表情包。”

今年支付寶“集五福”年前火到除夕。截至大年三十晚上10點多,支付寶頁面顯示,最終有167966715人(約1.68億)集齊五福。最終平分了2億元現金。雖然最多拿到了666元,但絕大多數人領到的都是1元左右的紅包。

從春節紅包的年齡段流向來看,同齡人之間紅包往來往往更活躍,80后、90后是紅包發送的主力軍。有趣的是,今年春節紅包男性之間互發占比達到32.4%,而女性之間互發則為25.5%,男性發給女性的紅包數量占比為24.6%,女性發給男性則為17.5%。

從記者的抽樣調查情況分析,70、80年代的人群也比較傳統,但春節消費卻最高,以家庭為單位計算,平均春節消費在5000至10000不等,給雙方老人和孩子們的紅包成為該筆開支的重點,基本占到總支出的三分之一。緊隨其后的是各種聚會、應酬的開支,占到了剩余部分的一半以上,除此之外才是年貨的采購等日常零散開支。和70、80后不同,出生于90年代的人群消費觀念表現的截然不同,大多會采取全家出游等方式度過春節假期。最大的開支基本是旅游費用和購物,國內一周游的基本費用人均在3000——5000元左右,以一個三口之家為例,總支出大約在9000到15000元之間,相對于選擇和父母在一起過年的費用明顯高出許多。記者通過QQ隨機調查的結果顯示,無論是選擇出游還是居家過節,90后吐槽最多的是微信朋友圈紅包的瘋狂,有多位受訪者坦言,節日期間微信紅包接龍已經讓其囊中羞澀,成了本年度最大的不可預測的開支。

編輯:周佳佳

更多 時事新聞

更多 閱讀推薦

更多 延伸閱讀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午夜视频精品视在线 | 中文字幕国产视频 | 日韩精品系列在线 | 色八a级在线视频品尚网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观看 | 日韩国产欧美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