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脫歐:英國創意產業發展有變數
1月17日,英國首相特里莎·梅在倫敦發表脫歐問題主旨演講,首次明確而詳細地闡明英國政府有關執行英國脫歐全民公投結果的計劃和立場。特里莎·梅表示,英國必須離開歐洲單一市場,但會努力同歐洲國家達成盡可能自由的貿易協議。脫歐對英國創意產業發展的影響備受業界關注。
從1997年提出“創意產業”的概念以來,英國已成為歐洲乃至世界創意產業的大本營。據英國文化、媒體與體育部2014年1月發布的數據顯示,創意產業每年為英國經濟帶來714億英鎊的收益,相當于每小時有800萬英鎊入賬。創意產業已成為英國僅次于金融服務的第二大產業。2016年,英國有9%的勞動力——約220萬人受雇于創意經濟相關崗位。英國政府一直不遺余力地推動創意產業的發展,宣傳“創意英國”的國家形象。
2016年6月23日舉行的全民公投中,51.9%的英國民眾選擇脫離歐盟。對公投結果,英國創意界人士幾乎一邊倒持反對意見。公投前,英國電影、文學、音樂、時尚界的282位人士簽署一封公開信,呼吁英國留在歐盟;英國創意產業聯合會內部組織的匿名投票結果顯示,其96%的成員支持留在歐盟。
脫歐給英國創意產業帶來極大變數,可謂危機與挑戰并存。
人才流動受阻
脫歐打破了人員的自由流動。英國脫歐后,首當其沖的便是簽證和移民政策。目前,歐盟創意工作者來到英國發展無需辦理簽證和工作許可。一旦脫歐,額外的簽證和保險費用、繁瑣的簽證環節很可能動搖創意工作者自由交流的決心。同時,歐洲的創意工作者可能會放棄來英國發展而選擇更便利的德國或其他歐盟國家。據英國文化、媒體與體育部統計,來自歐盟其他國家的創意人才占英國創意產業勞動力的6.1%,另一項統計顯示這一數據在10%至40%之間。加之全球性創意經濟的迅速崛起對歐盟創意人才的吸引力大增,以及英國18歲的人口預計將在2012年至2022年間減少8.9%,英國創意人才短缺問題將愈發嚴重。
貿易壁壘致成本增加
脫歐打破了原有歐盟一體化市場,給文化貿易帶來影響。退出關稅同盟以及單一市場,將增加進出口成本。就生產而言,整個歐洲相關產業存在著高度協作化的現象,在英國本土幾乎已經沒有生產加工的環節。例如,英國時尚品牌的代工廠遍布歐洲,脫歐帶來的匯率變動將讓英國時尚產業的采購成本快速上升。就出口而言,英國是典型的以外貿為主的國家,創意產業出口額占總出口額的10%,而歐洲是英國最大的市場之一。例如,英國出版產業每年外銷產值超過10億英鎊,歐洲市場所占份額近40%,脫歐必然讓英國出版商負擔更多關稅。再如,藝術產業受影響會更加復雜:2014年,相關音樂節讓外國旅游者為英國經濟貢獻了31億英鎊,而未來簽證是否會阻擋外國樂迷的腳步也未可知;英國藝術展出及巡演走向歐洲也將受到影響。無論是生產還是出口,因貿易壁壘產生的差價都將轉嫁到消費者頭上,將降低英國創意產品的吸引力。
外界資金扶持減少
脫歐使英國遠離了歐盟的文化支持計劃與資金扶持。如2011年歐盟委員會提出的“創意歐洲”,計劃在2014年至2020年,為歐洲文化創意產業提供預算高達14.6億歐元的資金支持。英國創意產業聯合會表示,英國從該計劃獲得的資金支持遠遠多于歐洲大多數國家。全球最大資助項目“Horizon 2020”也于2014年初在英國啟動,7年總預算為800億歐元,德國和英國被認為是這一項目最大的受惠者。再如,在出版、藝術扶持、電影電視行業等眾多方面,英國一直接受歐盟的高額補貼,隨著脫歐,這一切可能不再有。
除了這些與創意產業直接聯系的資金項目,諸如歐洲大眾基金、歐洲社會基金等資金項目,支持了英國貿易、基礎設施等多方面為創意產業提供后盾的項目。一旦脫歐,英國需要挪用大量資金去填補這些空白,可能引起的經濟縮水也將改變公民的消費習慣,對創意產業將有很大沖擊。
對于創意產業來說,歷史悠久的跨境合作和人才自由流動始終是產業競爭的重要優勢。在脫歐公投結束至今半年多的時間里,英國創意產業界期待在脫歐流程具體執行的幾年時間里,重新定位英國創意產業在歐洲、乃至世界的地位。英國仍然有很多值得投資的理由:倫敦擁有蓬勃發展的媒體與科技產業、利物浦的游戲科技、謝菲爾德的教育科技、曼徹斯特的媒體科技……借助全球化的網絡科技,英國創意產業將有可能改變重新產生的政治區隔。
從更廣闊的角度講,脫歐為英國創意產業提供了一次審視自己的機會,它也使英國將目光從歐洲解放出來投向全球,特別是近年來文化產業高速發展的中國、南非等金磚國家。脫歐也可能成為英國創意產業重新融入全球各個創意經濟體的新機遇。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脫歐 英國創意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