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確保文化產業健康發展
“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實現“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目標。只有高度重視文化產業,以抓經濟工作的態度抓文化產業,把發展文化產業作為培育新興支柱產業、作為一個全局性的工作來部署落實,才能確保文化產業健康發展。
十二五以來,泰州市文化產業持續發展,到2015年末,文化產業增加值達119.57億元,占GDP比重1.68%,比2011年分別增長294%、193%;文化企業5041家,其中規模以上法人單位247家,從業人員7.6萬人;現有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1個、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5家、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2個、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4個、江蘇省重點文化科技企業3個,樂器、壁紙等特色產業優勢明顯。
從文化產業發展的總體情況來看,雖然縱向比取得了明顯增長,但橫向比,在江蘇省內還處于較后位置,一些問題仍然比較突出。一是思想重視程度不夠,不少地區和部門沒有以抓經濟工作的態度去抓文化產業,導致市委、市政府有關文化產業發展的部署得不到有效落實。二是結構性問題仍然突出,難以形成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品牌產品和企業。三是發展后勁不足,文化產業招商力度不大,龍頭企業相對缺乏。
針對這些存在問題,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要重點抓好以下工作:加強文化產業載體建設,積極構建“1133”(10個產業園區,10個文化街區,30強文化企業,30強文化項目)文化產業總體布局;加大文化產業項目招引力度,把文化項目招引納入全市招商引資的大盤子;打造吉祥文化產業集群,形成“一地一品”“一地數品”的產業發展格局;實施“文化+”行動,促進文化與金融、科技、旅游融合。
為了更好發展文化產業,這里提幾點建議:
建立文化產業發展情況通報制度。會同市委宣傳部、市統計局,搭建全市文化產業監測平臺,建立泰州市文化產業增加值常態化統計監測和分析發布制度,對全市及地區文化產業發展指標,實行每季度一次的常態化統計監測和分析,及時發布考核數據。
發揮產業發展引導基金作用。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防控風險”的原則,堅持規范運作、健全管理,更好地把握資金對產業扶持導向,并加強跟蹤管理。
加強對文化產業發展的績效考核。將文化產業發展成效納入對各市(區)政府年度考核目標。對文化產業增加值、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文化產業增加值的年增幅、規模以上文化企業數、規模以上文化企業年增幅、年度招引文化產業項目數等發展指標作為考核主要指標。
建立季度統計聯席會議制度。進一步強化文化產業調查統計工作。充分發揮統計部門專業權威,指導培訓全市文化產業統計人員,按照國家統計局《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2012)》標準,做到應統盡統,不留死角,不缺漏項。
(作者系泰州市文廣新局黨委書記、局長)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文化產業健康發展 文化產業 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