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沙特出土文物展砂巖人雕像“呆萌” 黃金面具精致
三尊砂巖人雕像。上官云 攝
這幾天,幾尊面容頗似“表情包”的雕像火了,它們或呆萌,或憂郁……其實,這是正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的一批沙特出土文物。在這466件(組)來自沙特阿拉伯王國多個博物館珍藏的文物中,一些歷史可追溯至一百萬年前。除了那些萌雕像,還有出土自沙特地區少女墓葬的一副黃金面具,也以其神秘而富有異域風格的造型吸引人們的關注。
一進入南7展廳,迎面而來的就是已經成為“網紅”的三尊砂巖人雕像,除了呆萌的表情,造型也是各不相同。本次展覽的中方策展人翟勝利說,這些距今約6000年的雕像表情很生動,“造型雖然比較簡單,但是體現了阿拉伯半島史前時期極具特色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傳統,在審美某些方面,古今總是相通的”。
展廳中的石馬殘件。上官云 攝
與這三尊雕像相伴的,是右手邊的一組動物石雕像。雖然已成殘件,僅有頭頸部,但一件距今一萬年的石馬雕像卻是本次文物展最有看點的展品之一,奧秘就在它頸部那道明顯凸起的裝飾上。翟勝利說,據研究,這個裝飾有可能代表著早期的韁繩。
可別小看了這道裝飾。翟勝利說,之前,可能大家都認為馴馬最早出現在中亞,年代距今5500年左右,“這道裝飾的出現意味著馴馬時間可能會往前推移。當然,這件石馬仍然是一個孤證,馴馬時代問題的最終解決還有待于更多資料的發現”。
“這些石人、石馬雕像所用材料多是就地取材。它們多裝飾簡單,既與制作時代較早有關,也與游牧民族傳統有關。”翟勝利笑著解釋,那個時候的工匠創造熱情特別高,往往是看到什么就雕什么,在那個時代能有這樣的作品,已經是很了不起的事兒了。
展廳中高大的雕像。上官云 攝
古代沙特地區的人們,不光能制作鋒利、小巧的石箭鏃、刮削器,也熱衷于制造一些體型巨大的石人雕像。紋飾清晰,肌肉線條流暢有力……一尊擺放在中央的雕像已經沒有了頭部,但仍然高得出奇。據翟勝利估算,按照常人一米七或一米八的身高來算,這雕像足有兩人多高,在古代也算是大型工程了。
展覽海報上呈現的一副黃金面具也曾引得不少觀眾贊嘆。翟勝利說,面具可追溯至公元1世紀,造型精致。它出土自當時沙特地區一位貴族女孩的墓葬中。“它的主人是一位年輕女孩,墓床支腳被做成了穿著典型希臘服飾的女性形象。過去沙特地區盛產香料,一直比較富有”。
精美的黃金面具。上官云 攝
幾件出土自當時沙特地區富家女墓葬的飾品也令觀展群眾贊嘆不已:精致的黃金手套、裝飾繁復鑲嵌寶石的金項鏈……隔著展柜,每個人仿佛都感受到了撲面而來的富貴氣。據翟勝利解釋,黃金面具和黃金手套并不是直接戴在墓主人身上的,它們也都有著明顯的希臘風格,“古代的沙特地區就已經很富有,阿拉伯半島南部地區盛產乳香和沒藥,這兩種珍貴的香料曾受到埃及以及希臘、羅馬的上層貴族瘋狂追捧,掌握者使用點兒奢侈品也就不足為奇了”。
“在伊斯蘭教出現后,信徒們開始前往麥加、麥地那朝圣”。朝圣之路和早期歷史時期的商貿之路往往是重疊的。在展品中,有信徒使用過的器物,也有他們拿來出售的商品,用以與沿線居民交換錢物、食品。”翟勝利說道。
古老的石箭鏃。上官云 攝
朝圣之路上,由于沙特地區大多數地方都是沙漠,道路經常被阻斷,人們常常需要重新修整、標記。于是就出現了一些里程石碑。翟勝利解釋,在朝圣路上,里程石碑一共發現了五件,但是誰刻制的已經無法考證了。
在本次展覽中還有一個特設的單元,展出了從沙特地區發現的一些瓷器碎片。讓翟勝利覺得惋惜的是,該批展品中沒有完整的瓷器,“這些殘片的時代大致處于明清時期,具體出土地點則沒有記錄”。
沙特出土的中國古代瓷器殘片。上官云 攝
“古代的茶葉、絲綢等物,可以從中國一直運到西亞地區。”按形制、花紋來說,這些碎瓷在完好的時候其實也算不上多么精美,翟勝利解釋道,“當時,作為外銷瓷,相當一部分瓷器是比較普通的日用品,沙特地區的上層貴族才會專門定做非常精美的瓷器”。
無論是火爆一時的“表情包”雕像,還是高大到令人仰視的石雕,又或是精致的黃金飾品,這次亮相中國國家博物館的400多件沙特出土文物讓人嘆為觀止。翟勝利說,千百年來,也是商貿往來、經濟交流為當時遠在內陸沙漠的沙特地區帶來了發展動力。(上官云)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沙特出土文物展 黃金面具 砂巖人雕像 呆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