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悅讀 悅讀

2016大數據“看”中國父母最愛給寶寶起什么名?

2017年01月11日 14:58 | 來源:海外網
分享到: 

海外網1月6日電 2016年已經過去,經過悠長的一年,2015年出生的寶寶都已陸續定名。這一年中國父母最熱衷給孩子起什么名字?這些名字折射出了哪些社會、文化現象?基于起名通擁有的海量姓名,我們抽取整理了該年新生兒540萬姓名數據,進行了盤點和分析。

1.webp.jpg

全文較長,先為圖文快覽,隨后是報告全文。

2.webp.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報告全文:

2016年已經過去,經過悠長的一年,2015年出生的寶寶都已陸續定名。這一年中國父母最熱衷給孩子起什么名字?這些名字折射出了哪些社會、文化現象?基于起名通擁有的海量姓名,我們抽取整理了該年新生兒540萬姓名數據,進行了盤點和分析。

“子涵、子軒”們還會熱下去嗎?

一提到名字,大家最先關注的是重名問題。對于中國人而言,重名是個很大的煩惱,也是網絡上吐糟最多的問題之一。盡管講起來都是“漢字博大精深”,但一到起名字,國人的想象力就開始卡殼。

2014年,起名通曾公布了一份“中國重名最多的姓名TOP30”,高居榜首的“張偉”在全國高達約29.9萬人。要知道,冰島一個國家的人口也就33萬左右。

01.jpg

張偉只是個例,中國人重名整體有多嚴重? 我們做了全景式分析,發現中國前100個重名率最高的名字,在全國覆蓋的人口整體超過10%。這意味著至少1.4億中國人,無論你心中藏著多么不一樣的風景,給人的第一印象卻都是悲催的“淘寶爆款”。而各個省份的重名嚴重度也有明顯差異。東北三省,其每一個省的前100個熱名與該省人口之比,都能高于16%,而廣東省的爆款名覆蓋率則不到6%。再從年代看。80后哭暈在廁所,他們的爆款名覆蓋率高達17%。而到了00后,這一比例下降到了8%。可見隨著大眾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升,名字的集中度已經開始好轉。

最新的情況如何?被無數網友吐槽爛大街的“子涵子萱子軒”還會高調的熱下去嗎?現在就來揭曉最新一年的“新生兒熱名榜單”。

02.jpg

03.jpg

看完榜單,大家有什么感受?

或許已經有人注意到了,這份榜單最突出的特點,是幾十個名字一眼望過去,有點“傻傻的分不清”。彷佛批量生產的“網紅臉”,乍一看都很漂亮,看多了臉盲。

04.jpg

網紅臉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這個問題不簡單,要從家長自身和外部環境兩方面來深入剖析。

從家長主觀看,現在都很重視起名,都想給孩子起一個好聽又獨特的名字,但是囿于千百年來形成、在潛意識中根生蒂固的“四大民族心理”,很多家長在起名時過于看重順口好讀、寓意穩妥,導致名字的選擇范圍非常狹窄,缺乏特色可言。

這“四大民族心理”分別為:

1. 理解錯誤的“中庸思想”

“中庸思想”的核心乃是把握平衡、內外協調,絕非鼓勵世人過度保守、磨滅個性、平庸無為。但很多人誤以為“中庸”就是“平庸、折中”,這樣一種思維方式深入影響了我們的民族性格,從“槍打出頭鳥”、“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等等說法的流行便可見一斑。不少家長在給孩子起名時,也會不知不覺受其影響,不敢彰顯個性,追求獨特,存在一種“從眾一點會更安全”的想法。

2. 創新精神不足

中華文明主要是大陸文明,而非海洋文明。海洋文明強調開拓創新、勇于冒險、重個體而輕集體。而大陸文明通過農耕即可以自給自足、無需外求,更為求穩保守,重集體而輕個體。表現在起名字時,便是不善創意創新,名字容易大同小異、缺少特色。

現在我們國家也意識到了“大陸文明”的欠缺之處,在頂層設計“十三五規劃”中,首要理念即為提倡創新。

3. 缺少“文化多樣性”底蘊

靜定、保守的傳統思維,不容易讓人擁有更開放的視野。比如在起名字時,不少家長對孩子的寄寓多集中在希望孩子快樂、聰明、事業有成上,強調 “過好自己的日子”,而缺少更多元化的考慮,比如家庭和諧、對社會有貢獻等等,從而影響到了名字的精神風貌、氣質風骨。

4. 例外心態

發現網帖、電視劇或者同事朋友家孩子的名字好聽,拿過來簡單換換字就用,這種草率的起名方式,顯然會嚴重影響名字質量。但某些家長會抱有一種例外和僥幸的心態,認為壞名字都是為別人設定,自己這么做或許會沒問題,從而頻頻“中獎”爆款名。

以上這四種心理,是當下新生兒的名字缺少文化韻味、寄寓深意和獨特積極的精神風貌,難以千姿百態的一個很重要的內因。

“外部環境”則是現在的商業套路,讓家長深受其害。

家長不知道該給孩子起什么名字的時候,往往都會上網搜索,這樣的商機不會被浪費。如今在網上最常看到的,就是商業網站為自己引流所特設的“生肖取名宜忌”和“男孩女孩好名字帖”。這些帖子相互抄襲,內容大同小異。

“生肖取名宜忌”的核心手法是把人跟生肖動物的習性簡單粗暴的劃上等號。比如羊喜歡吃草、生活在樹林田間,名字中就要使用帶“草”或“木”的字。很多家長求穩妥,抱著“寧可信其有”的心理,紛紛掉入蠱中。我們每天都會收到大量的起名申請。在“家長需求”那一欄,很多父母都會要求,名字需要帶上孩子生肖所喜的偏旁部首,給名字強行限定了一種本不需要的“規定動作”。

比如在2015年新生兒爆款名TOP30中,女寶寶名的“花花草草”感就非常強,有16個名字都帶有“草”或者“木”,這比2012年整整翻了一倍。而在2015年男寶寶上升最快的前10大“黑馬名”中,竟然有7個都帶“羊”音。

“男孩女孩好名字帖”,則是隨便搜羅一些大路貨色的名字,攢成無數帖子,并在標題中嵌入家長最常搜索的那些關鍵詞,如“ 雞年寶寶+起名”、“2016+名字大全”、“名字+好聽”、“名字+詩經”等等。或者在自家網站上堆積,或者利用計算機程序在知識問答平臺、論壇上大量的刷。

當家長們到網上尋找起名參考,看到這些所謂的“起名講究”和“好名字帖”如獲至寶,還以為遇到了熱心網友、活雷鋒,殊不知都是商業套路。

新一年,父母對孩子最大的期望是什么?

2016年的爆款名榜單,除了重名現象,還能看出新一代父母對孩子最集中的期望。

曾經一位湖南郴州宜章縣的家長給我們留言:“我們家比較弱,我希望我兒子比我們都強,帶領我們走向富強。”有位上海的家長,來自醫學世家,她對孩子的希望則是:“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

可見對孩子的寄寓,是一件頗為私人的事情。但名字同時雕刻有一個時代的烙印,能夠反映出不約而同的力量。

從最新一年家長最喜歡的前30個女寶寶起名用字可以看出,家長對女寶寶的期望,最大的是“快樂陽光”,第二為“珍貴出眾”,第三為“文雅不俗”。此外,誠信守諾、事業興盛、社交能力,也受到了新時代家長的關注。傳統對女子美麗溫柔的要求也依然存在,但并不占據主流。

家長對男寶寶的期望則略有不同,強調“廣大”、“尊貴”、“事業有成”的字眼,成為絕對的主旋律,緊隨其后的是“光明陽光”, 第三是學識睿智。這和他們父輩的名字迥然不同,那一代人更強調堅強偉大、個人奮斗。

無論是男寶寶還是女寶寶,新一代的父母,都普遍更強調快樂、陽光。

我想這也許是因為,時代最缺什么,人們才最向往什么。在經歷了這些年的金錢至上、房價高企、拼爹流行、三聚氰胺、9塊9包郵……之后,80后一代于茍且中渴望著“詩和遠方”。

“無德”給整個社會帶來的幸福感缺失,也讓每個人都心有戚戚焉。于是在給孩子命名中,一些代表美德的名或字,開始逐步受到年輕父母的青睞。

典出于“一諾千金”的“一諾”,在女孩命名中,從第21位快速上升到了第5位。在男孩命名中,它的受歡迎程度更為明顯,從146位上升到了第13位。

代表品行高潔的“芷”字,在女孩命名中,00年代之前鮮少有人使用,但它在2012年已經上升到第81位, 2015年進一步躍居為25位。

此外,希望孩子能擁有一顆感恩之心的“恩”字、寓意誠信的“允”字,以及代表禮敬的“謙”字,在最新的男孩起名用字排行中也都出現了明顯上漲。

北京味兒vs.上海腔勢

名字是人之意志的直接表達,能夠反映起名人的教育背景、思想情志和社會思潮,那它們是否也能折射出地域的差異?

以北京和上海為例。同為國際大都市,外來人口眾多,但卻有著鮮明的地域差異。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北京人更樸實豪爽,上海人更時尚細膩。甚至連霧霾,都被調侃一個帶有銅鍋涮肉的酣暢感,一個帶有貓屎咖啡的情趣。

2016年我們推出了地區榜,通過對北京和上海前100個新生兒熱名進行對比,發現上海的名字更看重顏值、細膩、時尚、創新,而北京的名字則更偏大氣、平實、傳統、包容。這一結果,是否與你們對兩地的認知相符?

舉例說明

05.jpg

中國人最缺什么,會在名字中找補嗎?

從“姓名五行分析”的專業角度,還可以看到名字中一個非常有價值的文化現象。

在姓名研究中,我們曾對80后父母做了一個性格特質的大數據分析,發現他們相對最弱的是“火性特質”。這是一種充滿激情和能量,擁有好奇心和創造力,喜歡笑和逗樂,能讓別人微笑,看到事物光明的一面,會制造幽默來娛樂的能力。從文化傳統說,這是中國人歷來比較欠缺的性格特質,我們對80后父母的大數據分析,再次驗證了這一點。

從起名心理上說,家長在給孩子起名時,會有一種總結自身不足、為后代進行“優化”的意識。那么中國父母在性格特質上的相對薄弱之處,他們真的會在潛意識里給孩子找補嗎?答案是肯定的。

2015年新生兒前100個最熱的名字中,類似“晨曦”、“若熙”、“梓彤”、“欣悅”、“芷晴”、“俊熙”、“皓軒”、“昊然”、“沐陽”的名字,非常醒目,彰顯著父母們對“火性特質”的需求。

新一年最中性的名字是什么?

在這個多元化的時代,男女通吃的中性風來襲。人名作為社會思潮的載體,自然也會呈現相應的嬗變。

我之前在一篇文章中分析過這種現象。即從1960年代到2000年代,中國最熱的男女前30個名字,在性別區分上涇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除非少數另類的父母“望女成龍、望子成鳳”。但從2010后最流行的名字來看,性別界限開始在名字中模糊,“剛柔并濟”成為一種全新的選擇。

新一年最中性的名字是什么?

答案與大家印象中的中性名“華”、“君”、“永紅”已經大不一樣。經過我們對每個名字男女比例和總人數的綜合分析,新一年中性名前三甲分別為:晨熙、煜涵、禹諾。

這三個名字,用字講究,育兒引導角度豐富,氣韻平衡,整體水準明顯超出平均水平,讓我也頗為意外。為什么最中性的新生兒名字,會體現出較高的命名水平?我想可能源自這部分家長擁有一個更為開放的心態,在育兒上考慮的更全面:男兒不再一味陽剛,女兒也不是美麗溫柔就可以了。朝氣、陽光、卓越、內涵、誠信,已經成為對男孩、女孩雙方共同的期許。

對新生兒命名影響最大的影視劇和綜藝節目

流行文化、影視劇對新生兒起名的影響,也不容小覷。

2015年最引人注目的起名現象,還有“若曦同款”。女孩百名榜中,排名14位的若曦、20位的若溪、26位的若熙、94位的若汐,都讓我們想起了熱播劇《步步驚心》中的女主角之名“若曦”。該劇不啻為2015年影響女孩命名最大的一部戲。

而2015年最大的黑馬名“諾伊”,則倍受同期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三》的影響。2014年,這個名字還僅僅處于女孩名第2489位,2015年就一躍上升為第95位。

有多少孩子,用母親的姓氏起名?

按照傳統習俗,孩子都是用父親的姓氏起名。

隨著時代的發展,女性在各個行業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子隨父姓”的觀念開始松動。特別在上海、重慶等女性地位較高的城市,子隨母姓或者第二個孩子隨母姓,已經不奇怪。輿論也從最初的指指點點,逐漸轉向習以為常。2014年搜狐網曾經發起過一個“你怎么看子隨母姓”的調查,已經有4成的網友支持“子隨母姓”的革新,或者認為“都是自家娃,隨誰姓都可以”。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注意到一種特殊的“雙姓制”現象悄然興起。

根據我們最新的調查,2015年大約有0.62%的新生兒,姓名中同時包含了父親和母親的姓氏。

這一比例算不算高?

雙姓制體現了對父母雙方的尊重和傳承,是時代的進步。但雙姓名比單姓名更不易實現結構均衡、氣韻流暢,一旦把握不好就會給人留下輕率或者怪異的感覺。在這種情況下,依然還有0.62%的新生兒采用了“雙姓制”的名字,說明這一比例實屬不低。雙姓起名如何出彩,也是我們起名通正在著力研究的范疇。

給孩子起名和育兒,媽媽為主導?

我們專注起名,但我們也同樣關心孩子的名字所反映出的父母在育兒中的參與度。

千百年來,給孩子起名字都是父親、長者的特權。隨著時代車輪的前行,如今給新生兒起名,是否會有什么新變化?

從新生兒的名字中,已經可以看到是哪一方在主導。在新一年爆款名榜單中,男寶寶的名字普遍俊美,側重形象氣質,頗有偶像劇的味道,媽媽一方的柔性、顏值視角更為彰顯,爸爸一方的思考、智慧體現的相對較少。

起名是育兒的起點。站在整個育兒的角度,我們想到了一個當下凸顯的問題:爸爸去哪兒了?

中國有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帶孩子似乎是女性的“專利”。參加親子互動,清一色都是媽媽;偶爾出現一位爸爸,大伙兒都跟看大熊貓似的。但育兒專家們已經明確指出,爸爸忽視甚至放棄自己的育兒責任,極易導致孩子出現嚴重的性格缺陷,比如男孩無法成長為真正的男子漢,只能成為“媽媽的男人”;女孩缺乏自信,容易灰心沮喪,自卑感重,不易信任男性等等。

而給孩子命名,關系到孩子性格的完善,是培養幸福寶寶的第一步,同樣需要兩性共同的用心參與。如今媽媽們能夠拿出更多時間精力給孩子命名,彌補名字中女性視角的缺失,這是好事情;但由此而出現的新“失衡現象”也發出了預警:給孩子命名,爸爸切莫缺席。

編輯:曾珂

關鍵詞:中國父母 最愛給寶寶起什么名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综合 | 亚洲日韩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中文字字字幕犯侵 | 日本精品网站在线 | 亚洲欧美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五十路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