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爭鳴 爭鳴
讀懂經典是為了讓人“大”起來
鴉片戰爭以后,中國人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么我們落后了?痛定思痛,開始引進西式教育。這是一種現代教育模式,它有兩個特點:第一,現代知識的海量學習。我們在中小學開設了許多課程,如物理、化學、地理、數學等,這樣的知識在中國傳統教育里是沒有的。第二,教育形式的巨大變化。我們開始進行班級教學,在學校里有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每一級又分了許多學習單位,加起來就叫班級。班級教育的優點在于極大地提高了教育效率。
引進西式教育的同時,我們還做了另一件事,那就是廢除讀經。以前七八歲的孩子進入私塾,老師發的第一本書是《論語》,讀完以后再讀《孟子》。這么一本一本書讀下去,就叫讀書,所以孩子也叫讀書郎。但廢除讀經后,學生不知道讀什么了,于是就有了“語文”這個課程。
這里面也有問題:語文教材里可能有《論語》選讀、《孟子》選讀等,但這樣的經典選讀,一不具備整體性,二不具備系統性。結果是,特別容易變成碎片化的知識、不成體系的知識,對學生認知能力和邏輯能力的培養弊多益少。
傳統社會的人,讀的書其實并不多,但年紀輕輕就成了大師。比如孔子,20歲的時候就成為那個時代最博學的人;司馬遷20歲的時候成為漢朝最博學的人;唐朝以后,科舉考試普及了,那些考中進士的人,任何一個放到今天似乎都有資格被稱為大師……21歲的蘇東坡攜手19歲的弟弟,同時考中進士。他的“高考”作文到現在還是唐宋八大家的范文。他在趕考的路上跟弟弟兩個人在船上,寫幾個韻,照著這個韻寫詩,到今天就是詩歌的經典。
為什么現在很難再產生大師了?分科、教材、教法是一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廢除讀經以后,大師也就沒了。所以說,重拾文化自信、提高文化素養,需要回歸傳統、回歸經典。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應該有兩個功能:一個是讓人安定下來,一個是讓人動起來。一動一靜,就把人從蒙昧狀態喚醒了。讓人心安定靠什么?靠文化。人有自己價值評判的標準,走到哪里都不會茫然,而會心安理得。如果把“心安理得”這個詞的次序顛倒一下就更好了:理得了,心才安;理不得,心是不會安的。這個理是什么?就是文化。
孔子教育學生,首先是提供一套理念——仁義禮智信。做事要講義,安心要講仁,然后在生活中與人交往要講禮、講規矩,同時還有智,能夠明辨是非,當然還要講誠信。有這一切,做人的標準就有了,做人的原則就有了。標準原則都有了,人生還有什么彷徨呢?
孔子先教安心,然后還要喚醒學生的激情。他讓學生們都去讀《詩經》,為什么呢?他提出,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興”這個字,在古漢語里面有喚醒的意思。《詩經》上有一句叫夙興夜寐,白天醒來晚上睡覺,興就是“起來”的意思,就是喚醒。“觀”是判斷力,判斷什么事可做、什么事不可做,什么是正確的、什么是錯誤的。“群”是責任感,對群體的擔當。我們為什么要努力學習,有人說學習改變命運,但這個改變命運其實不是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不是改變一個家庭的命運,也不是讓你一個人過得好,而是要讓更多的人過得好。孔子教育人,是有大視角的。
喚醒內在生命的激情后,人就會有情懷、有理想,才會有長期的熱情去做大事。這個世界上,只要是事業,都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一定需要長時間的精力投入。誰能夠在持續保持這樣一種積極和熱情呢?那就是有情懷的人。
所以,人生不能把自己定位得太小太低,如此是不能做大事的。傳統經典教育中,從七歲開口讀《論語》的時候,從讀“學而時習之”的時候,一個人就在讀真正的“大學”——價值觀、世界觀的“大學”。所以,今天我們為什么讀經典,就是因為經典讓我們“大”起來。它不僅是一套知識體系,更重要的是一套價值體系、一套文化體系。
那么,我們需要讀多少經典呢,《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加起來5萬多字,《道德經》《莊子》加起來,總共十幾萬字。把這些先讀下來,基本就夠了,這些是必讀的。
當然,一個人小的時候讀不懂孔子、老人、莊子,非常正常。但長期堅持讀下來,當他能夠以孔子和老子的視角看待、審視自然和人生時,這樣的教育難道不是最大的教育、最好的教育、最成功的教育么?
(作者為上海開放大學教授,本文根據“東方講壇·思想點亮未來”系列講座速記稿整理)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經典 教育 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