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要論今日要論
黨員要做創新實干的模范
1980年,鄧小平同志在《目前的形勢和任務》中講道:“我們這個黨要恢復優良的傳統和作風,有一個黨員要合格的問題。合不合乎黨員的資格,合不合乎黨員的條件,這個問題不只是提到新黨員面前,也提到一部分老黨員面前了。”當前,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不斷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仍然需要廣大黨員認真思考怎樣做一名合格黨員這個問題。
合格黨員是什么樣的?怎樣才能以合格黨員的身份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對此,我們可以從很多方面去理解、去踐行。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同志指出,合格黨員必須具備“五種精神”,即革命和拼命精神、嚴守紀律和自我犧牲精神、大公無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壓倒一切敵人和壓倒一切困難精神、革命樂觀主義和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精神。“兩學一做”對合格黨員提出了“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的要求。可以說,這些要求都是對黨的先進基因的傳承、對黨的優良傳統的延續。具體到實際工作中,對合格黨員的一個基本要求就是做創新實干的模范。這對于科技界的黨員來說尤為重要。
習近平同志在2014年兩院院士大會上指出:“不能總是指望依賴他人的科技成果來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國家的技術附庸,永遠跟在別人的后面亦步亦趨。我們沒有別的選擇,非走自主創新道路不可。”對于科技界的黨員來說,我們有幸處在一個偉大的時代,肩負著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光榮歷史使命,每一名黨員都應增強使命感和緊迫感,立足本職崗位創新實干,不斷攀登新高峰,為所在行業和領域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例如,醫學界的廣大黨員就要在建設中國特色醫學中創新實干。中國有幾千年的文明,有完整的醫學理論,中國醫學與西方醫學不是矛盾對立的,而是相互補充的,中國醫學不能長期作為西方醫學的配角。可以說,中國特色醫學需要“符合國情+中國思維”,也就是要便宜、簡便、易推廣,發展具有原創性的治療模式,能體現中國思維方式、包含傳統經驗,能多快好省地治病救人。建設中國特色醫學,需要幾代人的努力,需要無數醫學界的黨員在本職崗位上創新實干、勇攀高峰。
創新實干要求黨員樹立理性質疑精神。習近平同志指出:“我們要引進和學習世界先進科技成果,更要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科技界要共同努力,樹立強烈的創新自信,敢于質疑現有理論,勇于開拓新的方向,不斷在攻堅克難中追求卓越。”理性質疑精神是科學精神的重要內容,是推動創新的重要動力,也是我國科技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關鍵。科技界的黨員爭當創新實干的模范,就要敢于質疑現有理論,在存疑、解疑中不斷推動創新。理性質疑精神不是否定一切,而是一分為二地看問題。因此,樹立理性質疑精神不是為了拆臺而是為了補臺,是為了進一步推動創新。
由于近代的閉關自守和戰亂,我國在自然科學方面長期落后于西方,導致目前很多方面仍然是“洋為中用”,甚至存在言必稱西方的現象。新的歷史時期,能否超越西方、如何超越西方?這是科技界廣大黨員必須思考和回答的問題。要超越,就要創新實干。首先要立足國情,從我國實際需求出發。例如,我國的肝癌早診早治為什么能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同時又得到國際上的承認?就是因為它適合國情、符合需求、簡便易行、療效顯著、便于推廣。其次要有逆向思維,善于填補空缺。例如,我們在研的肝癌轉移模型系統,就是基于對“種子與土壤學說”的逆向思維。“種子與土壤學說”認為,種子需要合適的土壤才能發芽生長。那么反過來想,不同的土壤會不會影響種子的性能?正是通過這樣的逆向思維,產生了3項新技術。現在,這個模型已在全球至少200個研究機構得到應用。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黨員 創新 實干 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