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美國傳教士福開森與亞X妣已觚
這件觚(見圖)是清代末年,由陜西省寶雞市郊區戴家灣村的一個農民從村北的一條叫戴家溝的山坡挖出,消息很快就被時任陜西按察使的端方獲悉。于是,他利用權勢,很快就將包括這件“亞×妣已觚”在內的這批最負盛名的19件青銅珍寶弄到了手。
然而,端方死后,這件“亞×妣已觚”很快便落到了他的拜把子兄弟、美國傳教士福開森的手中。福開森是加拿大安大略省人,1886年畢業于美國波士頓大學,旅居中國近60年,是個中國通,編有《歷代吉金目》和《歷代藏畫目》等等。他與世界各地古玩商販及朝野上下、文人學士都有深交,所以藏品亦能高人一等,現在散落在海外的大量中國文物,多是經他手遠銷歐美等許多國家。抗戰時福開森被日本人遣送回國。他的藏品有一部分現存南京大學。福開森在《齋舊藏古酒器考》中說:“1911年秋革命軍起,端方死于四川,遺產皆在北京,其后人以貧故,不能守,稍稍貨其古器物以自給。近年貧益甚,遂以此器歸于我國紐約中央博物館,此1924年春事也。”在運往美國之前,福開森將這些器物逐一拓印,據器之大小而定紙之長短,一套15幅圖,輯成《齋舊藏古禁全器》,鄭孝胥題簽,影印出版。后來有人傳出,此套古禁器物賣了 20余萬美元,無論在當時或是當今,都不能不算是一筆巨額。
觚是盛行于商代和西周的一種酒器。《論衡·語增》:“文王飲酒千鐘,孔子百觚。”《論語·雍也》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紅樓夢》里亦有“左邊幾上文王鼎箸香盒,右邊幾上汝窯美人觚”的話語。還有一句成語“不能操觚自為”。這些一方面說明觚在古代人們禮儀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同時也說明在商周時,只有身份高貴的人才能用觚,表明觚非一般飲器。
那么觚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飲酒器呢?《說文》云:觚,鄉飲酒之爵也。又說觴受三升者謂之觚。實際上古籍對觚、觶與爵之記載頗有混淆之處,如《考工記》:梓人為飲器,勺一升,爵二升,觚三升。而《韓詩》云:二升曰觚。顯然,古籍不僅對于觚的容量解釋不盡相同,而且對觚、觶與爵這幾種酒器的區別僅從計量上給予界定。現今考古界所通稱之觚,是沿用宋人所制定的舊名,是否即為古籍中的觚,無法證明,因為商周之觚銘文中皆無此名。
考古中發現觚和爵常常配對而出,因此有的學者研究后認為,商周時人們飲酒常常要給酒加溫,溫酒則用觚,飲酒則用爵。一般認為,觚當屬飲酒器和禮器,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早期,作用相當于酒杯。商早中期,觚的器身較為粗矮,圈足部有一“十”字孔。商晚期至西周早期,觚身細長,外撇的口、足線條非常優美,紋飾繁復而華貴,圈足上無“十”字孔。這一時期的觚胎體厚重,器身常飾有蠶紋、饕餮、蕉葉等紋飾。觚在西周中期已不是很流行的器物,因此這個時期觚的數量銳減,出土數量并不多。但是上個世紀在扶風莊白一個窖藏卻出土了7件,這對人們認識這種器物至關重要。其中與旅父乙觚相似的是鏤空獸面紋觚、云目紋觚、嵌蚌紋觚和垂鱗紋觚格外引人注目。特別是垂鱗紋觚的年代已在西周中期偏晚,可見這個時候觚這種器物仍在流行。
戴家灣墓地出土的青銅器種類雖然很全,然而亞×妣已觚卻是唯一的一件觚類器物,因此也就顯得彌足珍貴。此觚通高21厘米,口徑12.7厘米,圈足徑7.1厘米。體細高,喇叭口,細腰,器底在通高的三分之二處,有圈足。頸飾有蕉葉紋,頸腹之間是相對的凸眼蛇紋,腰部及圈足各有四道短扉棱,飾解散獸面紋,腹底與圈足間還有一周對夔紋。此器是典型的商末觚。圈足內壁有銘文四字:亞×,妣已。“亞×”為族徽,與本器屬于同族的器物還有“亞×父己鼎”,“亞×父甲卣”,年代多在商代晚期。這件商末的觚卻出土于關中西部的戴家灣墓地,這種現象令人深思!雖然這件極其珍貴的亞×妣已觚早就被端方與福開森弄到了美國,現藏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但它對于確定寶雞戴家灣與石鼓山墓地的文化屬性卻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編輯:陳佳
關鍵詞:美國傳教士 福開森 亞X妣已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