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國家衛生計生委體制改革司秦坤:
讓家庭醫生更好為全民健康護航
隨著我國步入老齡化社會,老年慢性病群體成為需要高度關注的重點人群。慢性病人需要長期連續性的健康照顧,這樣的需求正在不斷增長。而目前以醫院為中心的醫療衛生服務模式,很難滿足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對此,國家衛計委體改司政策研究處處長秦坤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可以很好地滿足群眾的健康需求,從全球經驗來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以人為中心,面向家庭和社區,能更好地為居民健康保駕護航。
家庭醫生是基層首診核心
去年6月,國務院醫改辦印發《關于印發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指導意見的通知》。去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強調,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民小康,要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我國醫療資源分布不合理,造成了看病難和看病貴的問題凸顯,中央提出要推動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切實解決大醫院擁堵、群眾看病難的問題,真正實現全民健康,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是基層首診的重要突破口。
秦坤認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能夠將維護居民的健康責任落實到我們的家庭醫生團隊,同時通過簽約服務這種形式,更好地促進群眾利用好基層醫療服務。增強群眾對于基層醫療服務的倚重性,盡量將醫療問題在基層解決,建立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格局,逐步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實現分級診療的合理就醫秩序。
“從2011年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建立全科醫生制度的指導意見》以來,國家層面和各地開展了各種形式的簽約服務試點,在團隊建設、籌資、激勵和考核等方面有著很好的探索,并得到了群眾的歡迎。”秦坤表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并非剛開始起步,而是在我們國家已經有了很好的基礎。
誰是家庭醫生
“誰是家庭醫生?”這個問題在秦坤看來是大家首先需要了解的。
家庭醫生是為群眾提供簽約醫療服務的第一責任人。從全球范圍來說,全科醫生是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主體,部分國家為兒科醫生。而在我們國家,主體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包括全科醫生和中醫類別的全科醫生。全科醫生是綜合程度較高的醫護人員,他們最適合在基層提供簽約醫療服務。截至2015年底,我國共有18.9萬全科醫生,平均每萬名居民才有1.38人左右的全科醫生,這對于在全國范圍開展簽約醫療服務顯然是不夠的。目前,我國農村地區主要是鄉村醫生和具備能力的鄉村衛生院的醫師提供簽約服務,我們需要積極引導退休臨床醫師,特別是群眾非常需要的兒科、內科臨床醫師加入到家庭醫生簽約隊伍中來。
“我們的家庭醫生不是一個人在戰斗,他們采取團隊服務的形式為群眾提供簽約服務。”家庭醫生團隊由醫生和社區護士等組成,有條件的地方還會有健康管理師和義工,同時有二級以上醫院的醫師提供技術指導,幫助他們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在服務方面,居民和家庭可以自愿選擇與某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簽訂協議,按照協議開展服務。簽約時間是一年,也可以跨期簽約,簽約期滿后可以繼續選擇與該團隊或是其他團隊簽約,督促家庭簽約醫生團隊以服務質量贏得信任。
破除“簽不簽都一樣”
“很多地區只設計公共衛生問題,而不能有效滿足群眾看病就醫的需求,那么對于群眾來說簽與不簽都一樣。”秦坤表示,全科醫生經過幾年的推廣,取得了一些好的經驗,但是一系列問題也是凸顯。
簽約服務的機制還不健全,很多地方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還沒有納入醫保體系,少數地方財政給予了一定支持。這樣的情況下,簽約服務的資金來源主要是公共衛生經費,只靠這個的話顯然會阻礙服務的推廣。
對于醫生來說,激勵機制還存在明顯不足。對于簽約的家庭醫生,工作量增長了,但收入水平和其他各方面的待遇卻沒有增加。讓醫生也覺得簽與不簽都一樣,簽了還不如不簽,嚴重打擊了醫生的參與積極性,基層服務的家庭醫生在薪酬和個人職業發展空間方面與大醫院的醫生存在巨大差距,難以吸引他們在基層持續開展工作,這是一個需要解決的長期問題。
不是考而是靠醫生干出來
“我們要圍繞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從需求出發,不斷完善簽約服務內涵,突出中西醫集合,增強群眾主動簽約服務的意愿,讓他們感受到簽與不簽不一樣,簽了后看病更方便。”秦坤強調要完善簽約服務內涵,讓群眾愿意簽,同時為了調動供方的積極性,需要建立良好的簽約內在激勵機制,數量足夠、質量不斷提升的家庭醫生團隊是支撐整項工作的基礎。
秦坤認為,要從資源和整個體系角度來鼓勵和引導二級以上醫療衛生機構參與進來,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重點在簽約服務的內容、考核和激勵內容等關鍵環節實現突破,服務優先覆蓋老人、孕產婦、高血壓、糖尿病等重點人群,利用目前有限的資源,服務于最需要的人群。秦坤表示,2017年我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率將達30%以上,其中重點人群覆蓋率達60%以上,到2020年基本實現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制度的全覆蓋。家庭醫生簽約按年收取服務費,由醫保基金、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和簽約居民付費等方式共同承擔。
為了調動醫生的積極性,需要在收入分配方面做大蛋糕,綜合考慮包括簽約服務在內的績效考核機制,合理確定績效工資總量,使家庭醫生通過優質的簽約服務合理提高自身收入水平。對此一些地方探索了很多的經驗,在杭州地區,簽約服務費不包括績效工資,主要用于團隊的考核和分配,這非常有效。在績效工資分配方面,要多向全科醫生傾斜,基層衛生機構可以按照規定提取獎勵基金,鼓勵家庭醫生團隊多勞多得。同時,在編制、人員聘用、在職培訓等方面多向全科醫生傾斜,加快全科醫生隊伍建設,提升簽約服務水平。
“我們要完善績效考核標準,以結果為導向,發揮群眾的監督作用,以服務質量、健康管理效果、居民滿意度為核心。我們的簽約服務不是考出來的,是我們的家庭醫生干出來的。”
信息化為服務插上翅膀
“簽約服務的推動,離不開資源協同和技術支持。信息時代,‘互聯網+’為各傳統行業插上翅膀,對醫療服務也是一樣。互聯網和遠程醫療技術能夠提高家庭醫生及二級以上醫生服務的效率,節約成本。”秦坤講到,信息化醫療在各地積累了一些很好的經驗,來改善患者、醫生、醫院三方間的溝通,包括建立區域醫療衛生信息平臺,實現居民健康檔案、電子病歷以及檢驗報告等信息的共享和業務協同。
“我們說簽約服務是一個連續的綜合服務,但是如果居民在各機構就診、用藥、檢查這些信息,家庭醫生無法持續全面看到的話,就很難為居民提供連續性的服務。”秦坤認為互聯網技術對于解決信息協同問題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使得家庭醫生持續性服務變得切實可行。同時,通過遠程醫療、即時通訊等方式加強與家庭醫生業務交流指導,這方面目前在全國各地都能看到很好地發揮了作用。通過這樣的方式,縣級醫院能夠上聯到市級、省級醫院,下聯到鄉村診室。
群眾需要什么樣的簽約服務?秦坤指出,通過前期試點發現,單純的公共衛生服務不足以滿足群眾需求,他們還需要個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務,包括健康評估、康復指導、中醫治未病以及遠程健康監測等。而如今移動智能終端的普及,構建了家庭醫生與簽約居民的交流平臺,為信息咨詢、互動交流、患者反饋、健康管理等提供了便利,簽約用戶能實時得到家庭醫生的關注,這很好滿足了群眾個性化健康服務的需求。現在這樣的方式,不僅在城市,在很多農村地區也在不斷普及,積極利用互聯網、可穿戴設備為居民提供診療報告查詢、藥品配送等種種服務,能夠增強群眾對于簽約服務的獲得感。
“沒有簽約前不具備這樣的一些服務功能,簽約后能夠享受這些服務的便利,這樣才能體現出我們簽約服務的不一樣。”
編輯:趙彥
關鍵詞:家庭醫生 全民健康 簽約服務 老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