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蒙醫藥保護中傳承:在初心中前行
“我覺得,民族醫藥需要繼承和發揚,對傳統民族醫藥的繼承更為主要。比如說傳統民族藥的制法、工藝,特色的藥材等,我們要繼承老祖宗留下的遺產。”尹洪林從事蒙醫藥產業多年,深有感觸。
蒙醫藥是蒙古族人民在2700多年的醫療實踐中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傳統醫學,有深厚群眾基礎。
現今蒙醫藥在既有經驗的基礎上已發展成有一定規模的醫療、教學、科研體系。蘇榮扎布、吉格木德等當代蒙醫被評為中國“國醫大師”;蒙醫藥經中國國務院批準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許多專業團隊自發為傳統蒙醫藥資料建設文獻庫;中國乃至世界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蒙醫藥學博士點也于2013年開始招生,目前首屆學生已畢業。
“有些是西醫也沒辦法解決的,比如說修復受損神經。光靠西醫的營養神經療法是起不到修復作用的。蒙藥珍寶丸卻可以對受損部分直接修復。經查證,這藥有1000多年的歷史,我們現在也基本保留了傳統的制作工藝。”內蒙古蒙藥股份有限公司從事蒙藥生產數十年,常務副總尹洪林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如是說道。
“蒙醫藥具有‘生、猛、簡、廉、綠色’的特點,在治療常見病、多發病和一些疑難病癥方面具有顯著療效。”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于日前獲“中國蒙醫藥之都”稱號,副市長賀海東分管醫療衛生,他如是感慨道。他告訴記者,中國蒙古族人口的1/4在通遼市,蒙醫藥尤其在內蒙古東部及黑吉遼等地區具有較高的認可度和較多的消費人群。
因為患者對蒙醫藥療效的認可和政府對蒙醫藥文化的重視,在以蒙古族為主體民族的內蒙古自治區,許多地區都有蒙醫醫院和診所,國內外患者慕名而來,俄蒙患者已成“常客”。呼和浩特是內蒙古的首府城市,坐落于此的內蒙古國際蒙醫醫院是目前國際上規模最大的三級甲等蒙醫綜合醫院,每年有超萬名境外患者來此就醫。
“和中藥一樣,蒙藥不能像西藥那樣管理,因為它們不是同一個體系。”錫林郭勒盟蒙醫醫院院長斯琴巴特爾介紹,過去蒙藥生產也得按照國家相關標準來執行,近年已發生改變。蒙藥經醫院5年以上驗證,若有效且無毒副作用,就可以作為“驗方”來使用。“現在我們已注冊123種蒙藥。”
“創新是要和傳承一起抓的。新產品的研發不僅與蒙藥的產業化緊密掛鉤,也與蒙醫的產業發展息息相關。”奧·烏力吉是內蒙古蒙醫藥工程技術研究院院長,也是蒙醫藥學的博士生導師。他告訴記者,西醫也在尋找新的、有效的醫療資源,目前該院正在與美國哈佛大學、康斯坦丁大學等合作進行有關降血糖的新產品研發。
記者在采訪中獲悉,蒙醫藥目前發展還存在瓶頸,“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正是制約因素之一。尹洪林坦陳,有些蒙藥方子中會用到瀕危動植物。這樣的藥即使療效再好,但由于產量低等原因,在發展過程中很受掣肘。目前他所在企業探索出兩條路子:一是增加研發力量,找到瀕危動植物的替代品;二是在野生藥材原產地嘗試大規模人工種植。“對于適合本地區繁育的,我們做積極的補救工作。對于有些瀕臨滅絕的品種,我們也是沒有辦法。”他惋惜地說。(完)
編輯:趙彥
關鍵詞:蒙醫藥保護 傳承 蒙醫藥 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