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釋放內在的創新力量
中國的科技創新,進入了一個跟跑和并跑、領跑并存的新階段;科學研究的進展及其日益擴充的領域,將喚起我們的希望
“作為一支正在崛起的太空力量,中國在今年斬獲了數場勝利。”在年終盤點中,中國的航天發展被英國《自然》雜志描述為“影響了2016年的重大科學事件”。這一年,中國科技在多個領域贏得世界范圍的尊重,的確引人矚目。
最激動人心的,是大科學工程的集體崛起。傳統的優勢仍在保持,長征五號躋身全球運載能力最強火箭行列,兩位中國航天員打破中國最長太空生活紀錄,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繼續在全球超級計算機榜單上名列榜首。某些新領域悄然走到了世界前列,貴州落成世界上最大單口徑巨型射電望遠鏡,能接收到137億光年以外的電磁信號。
對科學家來說,不可逾越的原則是為人類文明而工作。這一年,基礎研究的進展,讓人看到了中國科學家“為人類謀幸?!钡奶剿骶?。包括大亞灣實驗測得最精確的反應堆中微子能譜、揭示寨卡病毒致病機制及其對疾病的影響、破解光合作用超分子結構之謎,以及液態金屬和石墨烯的研究進展等。對這些領域的機理探究,很可能成為改變人類生活的起點。
以科技進步引領的創新,扎根在更廣闊的田野上。一方面,以企業為代表的民間創新,成為社會進步的另一個引擎?!鞍俣却竽X”人工智能技術、阿里巴巴“飛天開放平臺”等技術成果,在全球互聯網領域內也屬先進行列。華為、中興通訊等企業參與的中國5G技術方案,在全球5G標準制定中贏得一席之地。另一方面,社會對于科學求真求實的探討,也在不斷深入。中國是否應該建造全球最大的粒子對撞機,科學家展開激烈的公開辯論;韓春雨論文事件的爭議,也擦亮了學術共同體的價值。
中國的科技創新,進入了一個跟跑和并跑、領跑并存的新階段,這是多個因素作用下的厚積薄發:有國家每年科技投入的增長,科研人員的專注堅持,更離不開人們的認同——科學研究的進展及其日益擴充的領域,將喚起我們的希望。在邁向科技強國的征程中,這種認同將提供最重要的支撐。
(作者為本報經濟社會部記者)
《 人民日報 》( 2016年12月28日 05 版)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中國 創新 新力量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