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回溯“毒跑道”事件:期待徹底鏟除“毒跑道”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記者李麗、周凱)操場跑道原本是增強孩子體質的場所,卻因為標準滯后、監管缺失成為孩子健康的“隱形殺手”——回顧2016年,頻頻被媒體曝光的“毒跑道”讓家長們揪心、痛心、傷心。今年11月,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對擬立項國家標準項目《中小學合成材料面層運動場地》公開征求意見。新國標即將出臺為徹底鏟除“毒跑道”亮出了一把鋒利的“鏟子”。
從今年5月20日開始,成都、北京、沈陽等多地校園出現學生流鼻血、嘔吐、頭痛癥狀,這些學校翻新或新建的塑膠操場和跑道是主要“病源”。而類似的校園“毒跑道”事件去年夏秋高溫時期就曾在全國大范圍爆發,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毒跑道”至少涉及江蘇、廣東、上海、浙江、江西、河南等6省市,具體城市達15個。
大范圍、持續發生的“毒跑道”引發了媒體的高度關注,許多媒體都對“毒跑道”進行了深度報道。今年6月13日,新華社播發《新華社五問“毒跑道”》深度調查報道,全面采訪了教育部門、施工方、教師、家長、材料生產企業、體育部門,披露了“毒跑道”中標、施工、驗收背后的種種亂象。經新華社記者調查發現,塑膠跑道標準滯后、學校操場建設招投標存在暗箱操作和唯低價是取、低價中標帶來違規施工和違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質、部門間推諉扯皮導致質量監管形同虛設是“毒跑道”事件頻發的主要原因。
在危害孩子健康的“毒跑道”面前,無動于衷、無過即安就是懶政、庸政、怠政。今年6月24日,教育部印發通知要求各地部署開展塑膠跑道專項整治工作,對校園塑膠跑道進行登記造冊、全面排查,環保、質檢不合格的塑膠跑道立即鏟除,對玩忽職守、索賄受賄等違規違紀問題予以問責和嚴肅查處。教育部在9月1日發布公報,經今年暑期摸排,全國中小學校共有塑膠跑道68792塊,在建的4799塊塑膠跑道中已停建2191塊,鏟除93塊。
摸底排查、專項行動只是治標之策,要想徹底鏟除“毒跑道”,必須從源頭上完善行業標準、建立長效監管機制。《中小學合成材料面層運動場地》將可能對中小學生造成傷害的運動場地有害物質進行嚴格限定,并擬增加設計、施工、環保和驗收等內容。在國家強制標準出臺前,上海、深圳、湖南、江蘇等地分別以行業協會指導書或政府文件的形式,明確塑膠操場施工標準和監管方式。
完善標準、長效監管等一系列舉措就像鋒利的“鏟子”,讓家長們看到了徹底鏟除“毒跑道”的希望。但是,有了“鏟子”還要真正下力氣去用才行,嚴格執行相關標準、讓優質環保的材料進入校園、規范科學施工和驗收等落實環節,并且應接受家長、媒體和社會各界的監督。
今年,《“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出臺。建設健康中國要從娃娃抓起,讓孩子們在安全的操場上奔跑,強健體魄、健康成長,這個要求真的不高。新年的曙光即將來臨,我們期待2017年再無“毒跑道”又現的消息。(完)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回溯 “毒跑道” 徹底鏟除